Warning :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1/www1/1/54/www.zz55.org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1/www1/1/54/www.zz55.org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第四百二十七章 出师北伐_ 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 三五中文网
第四百二十七章 出师北伐(1/2)
《复汉室谕天下檄》一出,海内激荡!> 楚国所控扬荆益交徐五州生民奔走相告,无一不赞同楚王刘基出师北伐。> 南州安稳二十余载,寓居了大量从北方逃难而来的士民。> 汉民安土重迁,这些寓居之人是北伐最坚定的支持者。> 而本就世代居于南方的百姓,在刘繇刘基两任诸侯王的统治下,过得比桓灵时舒坦很多,汉室对楚国百姓的感召力依旧强烈。> 相较于希望返回故土的北人,南方的黔首百姓恐怕比北人还更加希望刘基能够当上皇帝,以此保证那些利于底层的善政能够继续保持下去。> 在北方难民的切身宣传下,南方百姓视中原军阀如狼虎熊罴,他们万万不会让能够保证民生丰乐、政治清明的楚王刘基倒台。> 至于南方的豪族大姓们,则早已被刘繇父子绑上战车,而且楚国军队少有败绩的过往,也给了他们参与豪赌的勇气!> 寓居人士,南方黔首,南州大姓,楚国境内的三个社会群体都对北伐期许甚高!> 所以刘基北伐,乃是顺应人心之举,而非临时的一己之念。>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地的北伐大军当然是战心高亢,兵锋锐盛!> 九月,刘基留国相步骘坐镇建业,自己亲领楚国御林军出建业,经长江、濡须口、施水、肥水一线抵达迅速抵达寿春。> 随刘基同行的不只有一万精锐至极的楚国御林军,还有江东豪族们赞助的三万部曲私兵,和七万民夫!> 刘基的北伐之师号十五万之众,俨然一副席卷天下之势!> 大军抵达寿春后,九江太守陆逊早已在此等候多时,刘基将陆逊的兵马亦纳入麾下统一指挥。> 兵贵神速,既然明确了曹操此时正在袭击邺城,那么刘基自然不会在寿春消磨时间。> 寿春公府,刘基召开战前会议,布置作战任务。> 楚国太常刘晔、楚国中尉法正、九江太守陆逊、九江主簿何夔、九江长史蒋济、冠军将军甘宁、讨寇将军全琮、右龙骧校尉太史亨、武射校尉骆统、忠武校尉朱据等等,一众文武咸集刘基帐下。> 北伐之师可谓是人才济济,良将成群!> 会议上,渐渐取代韬光养晦的刘晔,成为刘基谋主的法正直接提议,迅速进击汝阴,为北伐大军在淮北谋取一片落脚之地,同时策应新蔡的吕蒙等人。> 此条战略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认可,毕竟眼下替曹操坐镇淮北、持节督豫州军事的镇南将军满宠陈兵新蔡,想要支援汝阴很困难。> 如果满宠分兵支援汝阴,那他就不可能再继续维持对新蔡的攻势。> 而刘基已经授命大都督鲁肃,让他不用犹豫,直接提兵北上进攻满宠就好。> 此次北伐,刘基倾尽楚国之力,号曰十五万众!> 满宠就凭麾下那两三万人,还是老老实实困守城池,等待曹操的支援吧!> 随后,刘基以法正为监军,督太史亨、骆统、朱据等部共三万人为先锋,沿颍水北上袭取汝阴。> 又命陆逊为护军,率领剩余的十余万人马从寿春渡河。> 不是刘基不想直接用战船将十五万大军一次性送到汝阴城下,而是秋冬水量不丰,以颍水河道的容量,容纳不下成千上万艘战船。> 所以刘基只能采用分兵的做法,以求稳妥谨慎。> 想想历史上的孙十万,合肥一战,自信满满,结果怎么样?> 孙权先行渡江被张辽抓住时机出城突袭,张辽带着八百突骑直接顶到孙权脸上,孙权差点人都没了。> 合肥城下初战不利,以致于军士失了锐气,合肥久攻不下,最后演变成逍遥津的一场大败。> 有孙权前车之鉴,刘基可不敢大意。> 前世熟读史书的刘基很清楚,别看自己手里有十几万大军,似乎胜券在握,但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案例还少吗?> 不说别的,历阳一战,已经驾鹤仙去的老爹刘繇仅靠着一万人,就把袁术的五万大军击溃。> 徐州一战,刘基自己就在下邳城北的良成县以八千精锐大破袁军两万先锋,迫使袁绍的十万大军顿足下邳。> 蒲津之战,曹操以三千铁骑突袭桑泉,焚毁袁绍的数百万石军粮,以致十万袁军灰飞烟灭。> 并州之战,袁尚二十万联军不到半年就被曹操瓦解分离,大败而还。> 光是刘基穿越后的这些事迹,就足够让刘基警醒了!> 显然,事实证明,刘基的谨慎非常明智。> 九月十五日,当法正督领三万先锋抵进汝阴时,驻守汝阴的曹家“千里驹”曹休果真趁着楚军上岸时从城中杀出,阻扰楚军先锋上岸!> 汝阴城中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