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1/www1/1/54/www.zz55.org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1/www1/1/54/www.zz55.org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第四百六十九章 曹植就藩_ 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 三五中文网
第四百六十九章 曹植就藩(1/2)
秦王召见张合的消息传到雒阳时,张合本人并不在雒阳。> 两个月前,楚国大将董袭领兵扣关。> 河南尹满宠任命张合为伊水都尉,负责广成关、伊阙关的防务。> 所以张合是从广成关前线被召回的,他到长安时还穿着染血的盔甲。> 曹丕听闻张合披甲入长安后,特别派侍中司马朗去迎接张合。> 觐见秦王自然不能穿着脏兮兮的盔甲,司马朗将张合带到偏殿,让宫人给张合换上武官朝服,这才进入长乐殿面见秦王。> 张合和司马朗一同入殿。> 张合身形魁梧高大,一入殿就吸引了曹丕的注意。> 司马朗带着张合碎步来到曹丕的坐席下方,一同拜见。> “末将张合,参见秦王——!”> 曹丕稳坐上方,嘴里感叹道:> “我父王在时,常列举军中猛将,其中就有张儁乂之名,今日一见,真乃熊虎也!”> 随后,曹丕赐张合座位,又以古今战事、兵法、治戎等事询问张合。> 张合奏对如流,言辞通顺有理,展现出了极高的军事素养。> 曹丕非常满意,明白这确实是一位有统兵之才的良将。> 于是曹丕扭头对张合的荐主钟繇说道:“相国推举此人确乃良将之选,吾甚喜之!”> 张合这才知道,原来是国相钟繇向秦王举荐的自己!> 钟繇谦虚道:“为国举贤,本就是臣的职责所在。”> 曹丕点头:“若我大秦的臣民们,都能如国相这般为国用事,而不是只知发表些不谐之论,纵使逆楚有千军万马,我大秦又有何惧呢?”> 曹丕说这话时,眼神中泛着一股阴鸷。> 张合疑惑,但他知道曹丕的话肯定不是针对他的,所以坐在下方静观朝局。> 钟繇、司马朗等朝中大臣自然知道曹丕说的是谁。> 而今敢于公然对秦王表达不满的,除了秦王那位才华横溢的兄弟外,自然再无他人。> 原来就在几天前,蓝田侯曹植在长安举办宴会送别好友应瑒、应璩兄弟时,做了一首《送应氏》的诗。> 诗中不乏“宫室尽烧焚”、“垣墙皆顿擗”、“荒畴不复田”等不谐之词!> 而末尾两句:> 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 更是将曹植讽刺曹丕治下的关中萧条破败,与其未能继承王位的愤懑不平,展露无疑。> 作为宗室子弟,当年和曹丕在嫡嗣之争中竞争最激烈的人,曹植的一举一动都会对秦国的政局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然而曹丕和曹植乃是同母兄弟,不管是出于亲情还是公心,曹丕其实都不太愿意对曹植下杀手,这才让曹丕感到郁结。> 不过曹植的诗词也从侧面暴露了,如今秦国治下关中的部分实情。> 或许长安、雒阳还不至于如曹植诗中所言的那样“千里无人烟”。> 但连年大战,关中早已疲敝不堪,这确实是真实情况。> 若非曹操十多年来励精图治,使得关中恢复生机,从而给曹氏在关中民间攒下了不少威望,关中早就爆发民乱了……> 想到这,曹丕不免在心中叹息一声。> 同为曹氏子孙,他明白弟弟曹植为何会写下那样的诗作。> 可秦国的疲敝,真的不应该算在他曹丕头上。> 楚军现在还没打进关中,都得仰赖他这个做兄长殚精竭虑啊!> 钟繇看出曹丕的郁结,便拱手进言:“大王,蓝田侯久在长安不是长策,臣请转封蓝田侯为常山王,即日就封!”> 曹丕挑眉道:“常山未免太远了些,还是让子建去西河吧!”> 钟繇看了眼曹丕,心想:常山远是远,但好歹还有些人烟。你把曹植打发到并州西河去,那岂不是跟流……差不多嘛。> 但钟繇不可能在这件事上反驳曹丕,因为这是有利于秦国稳定的事情。> 曹丕当即命钟繇草拟诏书,“晋封”蓝田侯曹植为西河王,即日就藩!> 钟繇拟下的诏书后,曹丕看着诏书上“西河王”三个字,不禁恶趣味地想:> 子建,你不是说关中千里无人烟吗?> 本王这就送你去西河,见识见识什么才是千里无人烟!> 于是曹植就这样因为一首送别好友的诗歌,被曹丕打发到了西河。> 顺手处理完曹植的归属,曹丕又转回到任用张合的事情上。> 曹丕对张合说道:“爱卿军略高明,本王欲用你为将,督一万精兵出关解颍川之围,爱卿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