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1/www1/1/54/www.zz55.org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1/www1/1/54/www.zz55.org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第九十四章 沔水誓师,兵出荆襄_ 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 三五中文网
第九十四章 沔水誓师,兵出荆襄(1/2)
就在孙策准备上雒之际,荆州牧刘表也展开了大动作。> 今岁秋收,荆北收获颇丰,使得荆襄将士们对初冬兵出中原信心倍增!> 刘表意气风发地在襄阳以北,沔水之阴誓师。> 养精蓄锐多年的刘表在襄阳城外集结了一万精兵,号五万大军!> 晚秋初冬时节,沔水之北的浩瀚平原上,旌旗蔽日,玄甲遍野。> 一杆杆麦黄色的大旗上,硕大的“刘”字十分醒目。> 誓师台前,穿戴着铁甲的刘表健步上台。> 纵使已到“知天命”的年纪,须发也都泛起斑白,此刻刘表的身上也看不出丝毫老态,三十斤的铁甲穿在身上丝毫不影响他的行动。> 台上,巫祝早已准备好乌鸡、牛羊猪首、黄酒等祭祀之物。> 侍者抱着乌鸡以便刘表操刀祭祀,割开鸡脖放血祭天后,刘表焚香向上苍祈祷……> 待走完整个繁复的祭祀流程后,时间已经过去半个多时辰。> 如此郑重的祭祀,体现出刘表对此次出征的重视。> 台下一万将士也耐心地等候他们的主公为他们祭祀祈祷。> 《左传》曰: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即使再等两个时辰,士卒们也不会因为誓师祭天而有怨言。> 之后,巫祝将占卜用的铜钱放入水碗,再将界尺横于碗上,然后将龟甲放在界尺上。> 巫祝将“三一丸”放在龟甲上,并点燃使之灼烧龟甲。> 如此,金木水火土五行俱全,“三一丸”不停燃烧,渐渐将龟壳烧干。> 龟壳开始响起噼啪炸裂之声,这便是所谓的“龟语”。> “三一丸”烧尽后,巫祝将碗里的水浇在龟甲上,一条条裂痕出现。> 这巫祝捧着龟甲,嘴里念念有词,不时摇头晃脑,好似在和乌龟的灵魂对话一般。> 神叨叨的巫祝面上露出喜色,他举起龟甲展示给众人,扯着嘶哑的嗓门大叫:“大吉!大吉!大吉!”> 早已准备好的刘表拔出腰间佩剑,高声大喝:“北进中原——!!!”> 一万将士大喜,纷纷举起兵器呐喊:“万胜!万胜!!万胜——!!!”> ……> 距离襄阳近三百里外的南阳舞阴县,刘表帐下军师中郎将蔡瑁带领四千先锋军早已在此驻扎。> 舞阴县位于南阳郡的东部边境,其东有绵延高大的桐柏山脉,将之与中原地区隔绝。> 舞阴是南阳重镇,有古城,故又名“古城村”。前汉太祖刘邦以古城村为基础,置舞阴县。> 舞阴县的古城方圆三千亩,城高墙深,坚不可摧。> 据传韩信曾在此屯兵抗击楚兵。> 光武皇帝刘秀也曾将此地作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岑彭的食邑。> 刘表令蔡瑁屯兵此处,一是为了将此地作为北进中原的根基,二是为了掩人耳目。> 因为桐柏山的阻绝,身处豫州的孙策不能轻易发现蔡瑁的动向。> 而为了配合刘表和蔡瑁的行动,被刘表任命为南阳太守的文聘更是有意放纵在其境内的张济,以此向中原示弱。> 现今张济盘踞在南阳郡东北的堵阳县、卷城、叶县一带,卡住了荆楚通向中原的要道。> 所以刘表要想北进中原,首先要解决的是张济,而不是孙策!> 不过刘表、蔡瑁、乃至文聘都没有把张济放在心上,其不过一流寇尔,轻易可破之!> 这日,蔡瑁已经得到刘表书信,信中命他领本部人马攻打张济,打通通往中原的道路。> 于是蔡瑁招来忠义校尉张虎和保定校尉陈生。> 张虎、陈生本是襄阳一带的贼首,后来被刘表诏安收编。> 二人入了军帐,只见面相阴鸷的蔡瑁稳坐军凳之上,手捧兵书正在阅读。> 张虎和陈生对视一眼,恭敬地来到蔡瑁案几前,朝蔡瑁行礼:> “军师!”> 蔡瑁抬头,淡淡地看了他二人一眼,然后又继续埋头看兵书。> 张虎和陈生见状,只好恭敬地站在原地等候。> 他二人虽然是贼首出身,但却不敢在出身名门望族、深受刘表信用的蔡瑁跟前放肆。> 一刻钟后,蔡瑁终于将兵书放下,幽幽道:“汝二人可知吾所读何书?”> 陈生谦卑地回答:“军师所读乃《尉缭子》。”> 蔡瑁颔首:“然也。吾刚刚所读乃‘军令篇’,其中一言吾颇有感触,汝二人可知是何言?”> 张虎和陈生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里的迷茫。> 蔡瑁呵呵一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