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章 血战高丽(四)(6/7)
的光:“因为我能给魏国的,只会更多,而且我并不需要魏军帮助我颠覆李氏王朝,黎将军你大可以继续带兵南下,将倭寇赶尽杀绝,我只需要...魏军不回援开京。”
赵裕说道:“你之所以能说出这种话,只可能是你并不知道求援国书上高丽王开出的价格是什么,无论是你还是高丽,都拿不出更高的价钱。”
“我知道,高丽承担魏军的所有军粮、军饷、抚恤,魏国租借釜山港、济州港作为通商港口,租借期限五十年,魏国海上贸易税收变为原来的一成--感觉和不收也没了什么区别,高丽与辽国断交,变成魏国的藩属国,并且在战后拿出两百五十万两白银,最多五年付清,”崔承允一声叹息,“这的确已经是高丽能开出的最夸张的价格,除了割地,的确是找不到更能打动魏国的条件了。”
“所以你为什么会说出这些话?”
“因为高丽不是我的,所以我能比高丽王更舍得一点,只要能颠覆李氏王朝,我可以替无数不姓李的人做出决定,”崔承允说,“在这些日夜里,我想过很多次用什么样的条件才能打动你们身后的魏国,然后我发现,其实做决定根本不用这么艰难,因为高丽原本就是中原的一份子。”
他说出了自己的价码:
“五百万两白银,十年付清,年息十分之一,若是高丽付不清,大魏可接管高丽海关、盐铁专卖权。”
“大魏租借开京铁矿、平安道金矿,拥有九十九年开采权,高丽仅拿一分利润分成。”
“战时大魏可无偿征用高丽全境稻米、马匹,战后延续为“平价收购”特权。”
“济州岛、釜山浦的租期改为九十九年,大魏可以驻军,高丽不得干涉魏军行动,大魏商民在高丽犯罪由魏国审判,高丽法司无权过问。”
“魏军协助防卫高丽都城,居于王宫禁军之上,魏军接管江华岛、仁川防线以防倭,高丽水师转向内陆。”
“高丽王须称大魏皇帝为父皇帝,国书用魏历、魏年号,废除高丽原有年号,高丽世子必须赴大魏为质,接受教化,成年后由大魏指定婚配,高丽四品以上官员任免需经大魏驻开京监国使核准,魏国可派遣顾问入高丽六部。”
一长串让黎盛和赵裕瞠目结舌的话,从崔承允嘴里说了出来,他好像不知道自己开出的价码到底有多骇人听闻,只是在语音落下后,沉默地等待着眼前两人的反应。
或者说,眼前这两人身后那个人的答案。
就算赵裕和黎盛从本质上是武将,也能意识到这些条件会让高丽变成什么,如果是顾怀在这里,大概会为崔承允的魄力以及赌性感到不可思议,因为这份条约一旦签订,就意味着高丽会彻底沦为半殖民地。
甚至于顾怀都可以大致推演出接下来的过程。
一到三年,由于战后恢复和大额赔款,高丽财政破产,经济崩溃,魏商垄断盐铁、米市,民间会爆发各种各样的饥荒,各地生乱,魏国通过赔款与经济掠夺,以及升级后的朝贡体系及内政干预权,控制高丽朝堂。
三到五年,已经在高丽驻军的魏军悍然平乱,以“协防”名义接管要地,魏军驻扎高丽全境,军费由高丽承担,高丽的军事体系彻底架空,丧失主权。
五到十年,高丽科举考试须加试魏国经典,禁用“夷狄”史书,最后通过合法化掠夺与渐进蚕食,先控经济命脉,再削军事主权,最后瓦解文化认同,使高丽人自愿为奴。
“为了能让魏国在这场内战中保持中立,末将的价码开得够不够?”崔承允说,“这已经是我能拿出来的,最高的价码了--我讨厌那种循序渐进,讨价还价的过程,既然一开始就注定是这个结局,那么还不如主动迈进这个阶段,我对面对倭国都差点被灭国的高丽死了心,既然这样,还不如彻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