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4章 番外:文艺界的发展(2/3)

的推广。

就比如远在南缅的国府,因为电视信号覆盖的原因,他们也是能够接收到我们发出的电视信号的。

这就导致,张浩有的时候到南边一点的时候,很多缅甸的人,所代表的颜色不知不觉之间,已经变成了绿色(自己人)。

等到七十年代末的时候,张浩甚至发现,缅甸接近五分之一的人口,竟然都是隐约变成了绿色

超过一半的人,其代表的颜色之中,都是夹杂着一些绿色。

也是因此,张浩才会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了,这才正式让缅甸回归了。

后续的事情,也是证明了这一点。

不到两年的时间,张浩看到的缅甸,超过四分之三的人,已经完全变成了绿色,剩余的,基本上也是多多少少带点绿色的。

可以说,电视剧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对方的选择。

而随着时间进入到学作品和音乐作品,我国的发展速度也都是极其惊人的。

其他的美术等艺术形式,伴随着我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甚至于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后,更是有了很大的发展。

而随着我国早在五六十年代就开始的潜移默化的文化输出,我国的很多电影,不仅仅是在国内,在很多国外地区,也是都获得了不少的票房。

就比如西游题材,如今俨然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第一大。

从五十年代到24年,全世界总计有超过200部有关于西游记的电视剧、电影、动画、游戏,除此之外,西游还有图书以及其他周边出产。

光是由中国出产的电视剧、电影、动画、游戏、图书,截至目前,不完全统计,已经创造了超过2500亿元的收入,高于1872亿元的日本的宝可梦。

当然了,不同的是,西游题材,因为作者都已经死了不知道多少年了,换算成单个公司的利益的话,当然还是宝可梦最赚钱就是了。

而全世界,超过九成的人,都曾经看过,或者了解过西游记或者其相关的事情。

至少,在世界范围内,不会再像原时空一样,和外国人一提到孙悟空,就会想到那个赛亚人了。

而这,便是文化输出的魅力所在。

当一个角色或者题材火了以后,他们就会不自觉的去了解这其中的一些事情,自然而然的,就会对这个角色所在的国家产生好感。

而我国,通过电视剧、电影、漫画、动漫的模式,悄无声息的便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宣传阵地。

就比如一些描写有我国传统文化的漫画,因为种种原因,在全世界范围内火起来以后,自然就会引得别人对我国产生向往。

正如他老人家所说的,舆论阵地,自己不去占据,别人就会占据。

既然如此,我们占据了舆论阵地,便是天然立在了不败之地。

甚至于,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国家拍摄的抗战类的电视剧,也是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播放,而且获得不少的收益了。

就比如美国原时空的一些电视剧或者电影,如《珍珠港》、《狂怒》、《血战钢锯岭》、《中途岛海战》等电影,明明是描写美国自己的战争的,却是披上了一些皮以后,在全世界都能获得不错的票房,还能获得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认可。

当然了,要做到这些,不仅仅是需要文娱产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依靠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发展。

国防实力,永远是一切的保障。

而经济实力,则是国防实力的保障。

实际上,当我国的经济实力成为世界的第一大经济体以后,很多以前的争论,已经不再是争论了。

一些以前需要去抢夺的舆论阵地,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