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红尘琴意(2/3)
听到阳伯清的声音,顾谨言终于从沉浸中苏醒过来,见到四周,所有人看向自己,一脸惊讶地表情。>
他这才看到,琴弦之上飘浮的那缕缕红色的烟雾。>
不过随著他的琴声停下,红色烟雾亦慢慢变小,最终散去。>
那些烟雾化成的人影,向自己拜了一拜,也随之慢慢消散。>
“这是?”>
顾谨言惊讶地看著向自己过来的琴道夫子阳伯清。>
“这是红尘琴意。”>
阳伯清微笑地看著顾谨言,道:“你让我有点惊讶,我以为会是曾绍亭他们几个先感悟此曲琴意呢,没想到居然是你……”>
“说说看,你都从琴声中看到了什么?”>
顾谨言将自己刚才看到的东西说了一遍,阳伯清点了点头,回到上首座位,重新坐下,然后朝堂下众学子道:“你们听明白了吗?”>
所有人摇头,俱是一脸惊疑不定地看著顾谨言。>
阳伯清道:“当我告诉你们,这是一首什么曲子,你们或许就理解了。”>
于是,他解释道:“有人认为,琴乐是君子个人的修养之乐,多数人练琴,都是为了个人心情和志向的抒展,完善自我,体悟大道,其实不然。”>
“在上古时期,琴曲亦是容纳天地教化百姓的圣乐。”>
“琴曲之中,蕴含著教化之道。”>
“此曲名叫单父曲。”>
“传说,春秋末年,圣人门徒之一,有一位姓宓名不齐,字子贱的徒弟。”>
“他任县令时施行仁政,每天只在大堂上弹弹琴,就治理了县政,所以后世又将县衙称之为琴堂。”>
“圣人知道后称赞他说:惜哉!不齐所治者小,所治者大则庶几矣。意思是宓子贱还可以做更大的官。”>
“后来,吕氏春秋,察贤也记载了这件事,说: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
“这个曲子,就是我据根这个传说编写的,所以你们谁都没有听说过。”>
“而顾谨言,是第一个看到我琴曲中所写景象的人,所以,是他第一个领悟了单父曲中蕴含的教化之道,红尘琴意。”>
“看来,那方名琴,已经有自己的归属了,你们有人不服的吗?”>
所有人面面相觑。>
小考还未到来,没想到就有人捷足先登,自然有几个人不服。>
比如阳伯清刚才提到的曾绍亭几人,他们便是丁科一班中的世家子弟,而且是世家子弟中的佼佼者,从小是学过琴道的,琴技超凡,远胜众人。>
之前十来天,也是他们最早接触琴曲,进步最快。>
可是连他们,也没有领悟到此曲中的含义,没想到,却让一个先前泯然于众人的平民,抢先一步,感悟了琴意。>
有心张口说不服的他们,想到之前顾谨言指下,那丝丝缕缕红尘气息凝成的人影,却又默然,最终只能一个个默不作声。>
见所有人都不说话,阳伯清笑了,道:“很好,顾谨言,你跟我来一下!”>
说完,便带著顾谨言,当先走出了琴室。>
顾谨言犹豫了一下,看到不断对自己挤眉弄眼的郭兴扬,一脸羞涩但同样鼓励的宋时彦,以及想到自己所发誓言,一脸灰败的张宝欢,不由一笑。>
“是了,我得第一,自然有人欢喜有人愁,计较那么多作什么?我将《琴经》投向水蓝漩涡的时候,期待的不就是这一幕吗?”>
“大丈夫处世,行自己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