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197章 长安城复开战端;河北地再起狼烟(2/2)

四无车驾,五无仆从,至于兵马,刘演不存,自然是连人带马一并‘上缴’国府了,这个偏将也就有名无实了。

可是还得做出样子,否则无法向天子交代。

阴识遂以百年院落为候府,祖传田园为封地,多年积蓄为俸禄,私用车马为行头,自养门客为随员,宗族子弟为部曲。

这下子全有了,像个封侯拜将的样子。

后来更始朝廷为了制衡刘秀,连夜着小黄门传诏阴识行大将军事,宣读毕又带走了诏书,无凭无据,这要是那日说不认了也就不认了,连个理论说理的地方都没有。

且说,按照官职军制,大司马掌管兵马,大将军统帅三军,前者主战,后者主建。

更始朝廷下诏刘秀行大司马事,阴识行大将军事,如此则两者形成相互制衡,且皆是行事,而非拜封,却也是用心良苦,虽说棋谱高,然则棋局却非那般按部就班。

时过境迁,而今刘秀脱离更始,阴识投奔刘秀,更始两次封官这事儿已成一纸空诏。

却说,御军台布局同时稍微进行了人员调整。

常山郡守邓晨封房子侯,总管常山郡粮仓、督运粮草。

阴识为骑都尉,不仅统领禁军骑兵,且掌管督察所有禁卫兵马。

阴兴为期门仆射,却不执宿卫,而是随护狩猎。

却说,安内攘外皆是相对而言,孰先孰后得看形势。

如今河北对御军台来说已是内事,刘秀与更始帝公然决裂后,更始朝廷就是外敌,留在河北的绿林官吏兵马也就成了外来之敌。

再者,一国不容二主,一地不容二王。

御军台共议之后,遂定策,首先肃清更始在河北之势力,次第扫除河北境内各地盘踞者。

全面部署之后,以雷霆万钧之势铲除了河北自立汉帝者王郎以及更始朝廷遣派此地的官吏将领,收编其部精锐,解散老弱,划分若干区域安置,开垦荒地,恢复废地,耕田畜牧。

此战详情先前已述,此处不再多言,此战之后,御军台于河北之地而言,攘外完毕。

休整之后,开始安内。

御军台此战役以河北局部为战术全局,遂视更始为外敌,而以河北力为内事。

反之,河北诸路兵马或许视御军台上下为外来之敌,相互之间或会停止攻伐、放下争执而联合对付御军台。

且说,平定河北流亡军之战略部署在盘凰盘布局完毕,首先传檄于天下,接着校场点兵,随即子时军团上将军吴汉率战区所属幽州十郡兵马出征,首战讨伐声势最大的铜马军。

军团监军耿弇,以及盖延、铫期、耿纯等将随军。

是时,铜马﹑重连、青犊﹑高湖四部结盟,共立孙登为帝,数十万耕农牧民组成联军。

实际最高首领仍是铜马为东山荒秃,上淮况二人。

河北战火再次燃起,河北新一轮战役拉开帷幕,多方势力何以展开,且看后续发展。

(本章完)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