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7章 更进一步(3/14)

产生的影响的不明确性,肯定都会对系统的运行规则是巨大考验,甚至严重点,可能令系统出bug,整个游戏崩盘。

就拿叶宁宁遇到的这一位来说,其状态对物质位面而言,介于存在与不存在之间。那么祂如果杀了一个玩家,系统又要怎么描述呢——“你受到了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的攻击”,“你可能死了,也可能还活着”?

所以在前世的时候,公共论坛上专门研究游戏运行的玩家就提出:游戏系统的提示在玩家抵达一定等级之后,或许、可能、大概……会有天花板。

只是因为前世等级局限的缘故,到叶宁宁重生之前,这个推想也并没有得到明确结论,或者说即使有人验证了,也并未公开——直到今天,直到叶宁宁终于亲自验证了这个猜测。

不得不承认,虽然玩家有各种骚操作,但继承了末世之前信息社会菁华的那些人们对游戏的探索深度,和迥异于游戏土著的思考方式,依旧是所有玩家的珍宝。

“……‘圣者’是原来这样的存在。”

“……这证明了前世公共论坛上的猜测,当玩家达到一定等级,必然会触及所谓的‘规则’。”

“……而这规则,既然涉及了‘混沌’的概念,甚至不能被系统具体描述,可以说,已经和现实世界的规则十分近似。”

“……那么,至少可以说明‘规则’不是原本的基础规律改头换面,实际上只是在基础数值模型上建立了一个新数值模型,再套层‘传奇’‘史诗’的皮来糊弄人,而是更接近末世前所理解的概念,那么其本质应该更接近这个游戏的真实,至少有一点真东西……就算没有,至少应该能从中收获些什么……”

叶宁宁所说的“真东西”,当然不是游戏中神性生命所拥有的“规则”,而是更接近游戏本质的,那种将现实改天换地、构筑了这个游戏世界的,被称为“幻想力”的力量。

众所周知,人的思维属于模糊思维——也就是思维主体在产生结论的思考过程是模糊而不确定的——因此如果人能够获得“幻想力”,叶宁宁认为其应有的一个属性必然是“混沌”。

至少,很难想象人类的“幻想力”构筑的世界,其底层构架完全由数值构成,如同游戏一样冰冷和纯逻辑性——末世前的电脑游戏,是因为那些游戏构架是基于电脑语言,而电脑的底层语言逻辑是0和1组成的二进制,假如人类的模糊思维方式代替电脑语言,那必然会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游戏世界。

前世公共论坛上,玩家们对于这个游戏中是否存在混沌逻辑的争论始终没有停止过。

因为这个争论的结果,很大程度涉及到游戏是否真实这一大命题。

毕竟一个以数值构架为基础的世界,无论看起来多么鲜活,在三观正常的人心目中,也不可能接受其是真实的。

并不是每个玩家都知道“幻想力”的存在。

“幻想力”的存在,哪怕是在高端玩家中也是秘而不宣的核心隐秘。

对不知情的玩家来说,不可能因为不知道“幻想力”的存在,就停下探索游戏本质的脚步。

而证这个游戏中混沌逻辑的机制是否存在,就是其中一大方向,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掌握这个游戏的“基础预言”,进而达到破解这个末日游戏的目的——某种意义上,与叶宁宁对“幻想力”的追寻殊途同归,区别只在于,而叶宁宁机缘巧合下,亲眼得知了“幻想力”的存在。

如果是前世那些对所谓游戏的“基础语言”孜孜以求的玩家得知今晚的一切,怕不是要立即高兴得放鞭炮庆祝,载歌载舞起来!

而对叶宁宁来说,这也是值得纪念的一天。

因为她确定了,“幻想力”拥有“混沌”属性,对其本质的理解又进了一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