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七章 无畏舰(2/3)

意大利海军方面还是对三联12寸炮塔服役持谨慎态度。”严博勋从工业方面表示了自己的担忧。

“实战中,无论是我方战舰还是俄方战舰,主炮的火力丧失并不是因为被炮塔被击穿而造成的损失,相当一部分的损失是因为距离的撞击产生的震动。击中炮塔和击中炮座都会产生这样的结果,所以像单纯依靠装甲来保持火力的话,实在有些困难。广大官兵倾向于将主炮分装在更多的炮塔中。”杨用霖选择站在严博勋一边。

“其实吧,这个想法看似有理,但是实际上,3座炮塔被命中的概率反而会小于4座甚至5座炮塔。总体而言炮塔被废掉的概率差不过。”徐杰反驳道,后世最经典的布局有人认为是3座3联主炮,有人认为是两座4联,也有个别人认为是类似于乔治五世那样424的布局,但是绝对不会是4座双联或者5座双联。

“这样吧,咱们先说一下具体布局,然后再集思广益。过早的下结论反而不好。”严博勋提议道。

“好的,那你继续吧。”徐杰点点头。

“4座双联装的主炮布局方式就是全中轴布局,船体为长艏楼结构,2号炮塔被垫高,形成一个背负的情况。艏楼延伸到3号炮塔上,4号炮塔下降一层甲板。”

“5座炮塔有两种布局,其中一种是在4座双联炮塔布局的战舰基础上在船体舯部加上一座双联炮塔。这样的话,侧弦火力可以达到10门12寸主炮,但是这对于机组的布局来说有些困难,挤占了大量的空间,防护带会很长。”

“第二种布局比较怪异,其中两座炮塔在船体对策布局,不会影响动力舱的布局,也会缩短装甲带长度,侧弦布局的主炮在对面的一定角度范围内有一定she界,大概在60度左右,(类似于1战时期的德国公海舰队的凯撒级战列舰的布局)”严博勋将3种最终选出的布局方案提交上来。

“没有3座3联装的设计方案?”徐杰皱了皱眉头说道。

“有啊,不但有3座3联装的设计方案,还有4座三联装的设计方案,维托里奥伯爵的胃口很大,打算造出世界第一强的顶尖战舰。”严博勋笑着说道。

“另外,双联装炮塔比三联装炮塔相比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水下防雷会比较好,水密隔舱的宽度足够,因为炮塔下方的弹药库和炮圈的直径比较小,在宽度相当的情况下,战舰的防雷xing能会比较好。”严博勋这句话可谓是杀伤力巨大。其实无论是10炮还是9炮,在she术合理的情况下其实差距不是很大。因为散步的问题,8门炮可能都比9门炮的实际效果更好。

3联炮塔最大的优点是什么呢?最大的有点就是缩减了装甲带的长度,节省了重量,而且可以把炮塔之间的距离拉开,防止两座炮塔过近从而导致被一炮废2炮塔的可能。比如说德国的俾斯麦号战列舰就因为这个原因被一发炮弹打废了两个炮塔。所以,在2战的时候,各国新锐战列舰都摒弃了4座双联的布局,(除了保守的俾斯麦号之外)减少装甲带长度,将有限的重量用在更重要的地方。

但是现在呢?说实话,在没有超远距离重弹的和重磅炸弹的打击情况下,战列舰不用过厚的水平装甲,而相对于垂直防护来说,水平装甲才是占据战舰重量的大头,所以一战德国战列舰可以在较长的装甲带上安装足够厚度的垂直装甲。有足够的重量在主装甲带上再安置200+mm的上装甲。(当然主装带高度低也是一个方面,国王的350mm主装甲带才3.8米的高度,而到了2战,黎赛留的330主装甲高度达到了5.96米。)所以说,节省装甲带长度的要求并不紧迫,所以拉长装甲带所带来的后果也不严重,而且更长的装甲带代表更好的防护面积。面对这种情况,徐杰有些动摇了。

有的时候,过于先进的设计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