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百八十二章 应对(2/3)

夏慢慢消化的了。

但是西伯利亚不一样,这里有丰富的资源,更重要的是没多少人!一方面可以缓解华夏的人口压力,另外一方面不会有什么民族问题。而且这个地方实在是太大了,大到了可以开发上百年的程度!有资源有土地是国家强盛人民富足的基础,只要能弄到这片地方,华夏的自然资源禀赋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再配合上世界第一的人口和一个高效的政权,那么任何外力都无法撼动他!有这样一个大蛋糕在面前,华夏即使在印度洋吃点亏,也绝对不会将注意力重新转向南方而忽视了北方!一个合格的战略家首先要能找到利益点,随后要能分的清轻重,而徐杰自然可以看出孰重孰轻。

在认清这些事情后,劳合乔治认为即使英国在印度洋的航线上做一些手脚,华夏共和国的反应不会强烈,最多不过是抗议一下,然后派遣战舰为部分商船护航,不过这对于这几年光造主力战舰,辅助战舰建造的比较少的华夏来说可能是一个很大的压力,恐怕只有极少的一部分船舶可以获得保护,而大英帝国的潜艇依然可以安心的猎杀绝大部分船只,遇上有护航的避开就行了。在保持不和华夏海军护航战舰正面冲突的情况下,只要做到有分寸,就不会闹出多大的事情。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即使出现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华夏依然会向协约国提供各种物资,首先,华夏必须保证俄国不要崩溃的太快,要对德军造成一定的损害,并且还要让剩余的俄军有能力打败德国扶植的代言人,以防德国彻底做大,其次,没人和利益过不去,德国的各种技术华夏需要,难道英国人的技术华夏就不需要了吗?德国可以用各种硬通货币来支付,英国人给的也是真金白银!没人和钱过不去!海上出现一些事情和这些大宗交易相比只是毛毛雨罢了。(历史上,1战中美国同样也卖给过德国东西,只不过量非常少罢了!)

而且秉承英国海军一贯强硬的做法,缴获为地方运输物资的船舶为自己所用,或者说拍卖是多么正常的事情啊,要不是现在实力有些捉襟见肘,英国人也绝对不会就这样算了!英国的袭击行动绝对会更加激烈!

在经过反复研究确定华夏不会因此选择和协约国开战后,在确定了美国人对此也表示“理解”和“支持”后。英国驻扎在印度洋沿岸的潜艇部队终于开始有“节制”的攻击为同盟国输送物资的船队,开始他们都是先确定目标悬挂的是同盟国和除华夏之外的其它中立国的国旗之后才发动进攻。虽然协约国在印度洋部署的潜艇并不多,但是这依然给同盟国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破坏对方的海权很难,想要控制海洋为我而用更难。”此时,徐杰尚不知道英国居然敢攻击华夏船队,所以此时也乐的看热闹。开战后,德国海军的潜艇在大西洋上打英国运输船打的相当hay。即使以英国人庞大的辅助战舰数量也有些吃不消,而现在,当同盟国发现自己的航线被协约国弄的一塌糊涂之后,本来辅助战舰数量就捉襟见肘的意奥土三国发现,在最为悲催的一个月,至少有3成以上的物资被英国人的潜艇送到海中,这可都是拿真金白银买回来的啊!就这样沉水里和海鲜们作伴了!当然,与他们一起沉入海中的还有大量的海员。

如果说同盟国的潜艇在大西洋是偷偷摸摸,那么协约国潜艇在印度洋就堪称明火执仗了!相对于协约国来说,同盟国的护航力量简直弱的可以,意大利一直在地中海澡盆混,根本没考虑过远洋护航问题。生产的反潜用驱逐舰连给主力舰队配都有些紧张,更别说给来往的商船护航了。不过同盟国也有自己的办法,这个办法比较费劲,那就是将所有印度洋沿岸的港口全部过一遍火!反正英国人所有主力舰都扯乎了,几艘装甲巡洋舰都可以将几乎没有防御的印度港口炸的稀巴烂,而英国人似乎对华夏有些忌惮,对所有运输船的袭击一般都是发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