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七百六十四章 稳定民心(2/2)

黄忠虽长二十岁,但相比于荀彧、陈群等人,黄忠所经历跌宕起伏的事情还是少了太多!荀彧等人跟着刘征辗转东西,困苦颠沛,经历过的事情实在太多了!比今日的成都更危险的情况,荀彧等人都早已经历过无数。丰富的人生阅历并不与年纪成正比,是以面对如今这样的局面,荀彧依旧还

是能够气定神闲。

黄忠被荀彧等人气度折服,深觉汉王有此良佐,复兴大业不在话下,遂对眼下危急宽心了不少。

在七位尚书的主理之下,被围困的成都依旧井然有序,这也是黄忠能够率领守城将士击退王累数次进攻的基础。

眼下城中还有战斗力的士兵约莫八千人,而王累三路围攻兵马加起来数万之众。

王累之所以能够兴兵若此,一者是三蜀之地人口众多,其二则是跟随王累起事的地方豪强大姓盘根多年,更关键则是一众普遍的社会现象乡曲。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种“居民组织的基层单位”,形成大姓豪强牢牢掌握乡曲的主要原因,一者是由于土地的兼并,二者则是由于政治制度或者行政权力的不够集中,导致最基层的管理往往掌握在地方豪

强大姓手中。

县、乡、亭等基层官员行政,往往首先便是要取得地方豪强大姓的配合,然后才能顺利的将行政命令颁布下去。

而为了取得这些豪强大姓的配合,往往又是采取利益输送的办法,因此便形成了这样一种现状。汉代的举孝廉和征辟制度,虽然看似从民间挖掘了人才,但由于是由地方推举以及公府征辟,往往就存在暗箱操作的可能。在许多地方,推举出来的往往都是地方大姓豪强的代言人,这样就更加加剧了地

方大姓豪族的话语权。循环往复,长此以往,地方百姓往往就更加只听这些豪强大姓的话了,更何况普遍的情况是,很多百姓都成为了地方豪强大姓的佃户或者仆从,这便形成了乡曲、部曲。

其实这种现象不只有古代才有,即便今天也不鲜见。刘征想要推行试才制度,以明经、明法、明政、明农、明工、明商六目取才,又分文武二科,这便是在为下一步的科举制度做铺垫,只有改换新的吏治,才能逐步瓦解现在的社会结构。当然任何一种办法都是有时效的,时间久了自然会有弊端,那就有待后人来改革了。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