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文化底蕴(2/2)

开了,李姓是一个大姓,也是曾经的国姓,从大唐盛世开始,洛阳这边的人几乎都姓李。

我们祖上虽然没有流传什么太多的信息给我们,但是,我们家的祖上却是和李世民或者是李世绩有亲戚,不想吹大的人,也会拿出来一些史料来旁征博引,证明自己祖上曾经是什么什么人。

这样的话,自然就会多出来很多对历史的向往和历史知识的底蕴。按照后世人的说法,吹牛逼也是要讲文化的,没有文化,吹牛逼你都吹不出来。

哪怕是海南岛这边,随便拿出来一些地方,都能够说出来文化底蕴的东西。

五公祠,骑楼老街,这些东西都是历史文化古迹,都有着那种历史文化的沉淀。

走到五公祠这边,知道了五公祠这边曾经都有过什么什么人,走到骑楼老街,知道骑楼文化,而在东北黑省那边,走在大街上,就是走在大街上,屁的文化没有,要说街道的名字,都是什么长安街了,光复路了,西林路了的,最多的也就是能够说道解放以后。

就好比三亚那边的天涯海角,要不是有名人在那边题词,谁知道那个地方叫做天涯海角。

传说中的天涯海角最初并不是指三亚,很多真正的历史专家提出来,“天涯海角”不应该专指海南一处,还指今天广西的灵山、合浦等处,根据史料这些地方得名为“天涯海角”甚至比当时的崖县还早了近700年。也就是说,在海南岛的青石刻字成名以前,就已经有“天涯海角”这个地方了。

这个就是名人效应了,如果不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被流放到这里时,曾在一块高高矗立的青灰色巨石上题下“天涯”两字,谁也不会认为三亚这边就是传说中的天涯海角。

李忠信在听完导游说起来的传承的时候,想到了文化底蕴,一下子联想到了很多东西,也更是坚定了李忠信要在江城那边大量办学的想法,他想要让江城今后多出来文化底蕴,多出来更多的人文景观。

.com。妙书屋.com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