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六章禁足(2/3)


鱼的价格是统一的,重量也是有数的,每天卖钱额上交到王波手中,王波再负责把钱送到竹板屯会计那边进行做账。

从竹板屯会计那边回来以后,要到忠信公司所在的院子查看渔网的晾晒情况,每队打鱼的渔网和风筝板子是否放到了指定的位置,有无渔网出现破损的状况,如果有破损状况,还要找渔网店老葛的徒弟到这边来进行修补。

只要是有时间了,还要按照李忠信所说,要组织起来公司当中所有的员工开安全会议,讲解忠信公司的不容易,展望忠信公司美好的未来。

总之是大事小情他全包了,晚上一直忙到大天黑,之后还要复习一些考夜大的知识,除了上省城哈市那边买东西的几天算是休息,其余的时间几乎都在忙碌。

反倒是李忠信这个妖孽,一天懒洋洋地东游西逛,胡吃海喝,到处卖卖萌,装装嫩,现在胡乱花钱败家的事情也落到他头上了。

合辙李忠信是好孩子,是完美的孩子,毛病都是他给弄出来的,这也是有些太不公平了。

吃着商委红肠,啃着秋林公司的大列巴,喝着格瓦斯汽水,李忠信悠闲地躺在院子里面新弄来的躺椅上,惬意自然。

忠信公司打鱼的事情王波和董志国两个人已经捋顺,几乎没有什么纰漏,竹板屯和福隆村那边其他的那些生意,有董国忠和梁国富两个人照看着,也不用他操什么心。

账目方面,李忠信全部委托给了竹板屯的会计林霞负责,就没有什么事情需要他操心,直接坐在家里收钱就可以了,哪怕是出了什么事情,也无需他亲自出马,王波和董国忠他们几个人直接就能够摆平。

李忠躺在躺椅算了一笔账,现在是江边的作业队伍已经达到一百人以上,加上新购置的渔船,每天平均下来打鱼的斤数在五千斤上下,按照平均价格两角多来算,每天的收入至少应该在一千块钱以上。

一个月的毛收入最少就是三万元钱,这些人的工资加上所有的开销,五千块钱都用不上,也就是说,单单打鱼这一项的收入就应该在二万五千元钱以上。

再加上那些卖香酥鱼和熏鱼的收入,福隆村那边交上来的分成,每个月收入已经远远高过了李忠信的预期。

两万多块钱在八十年代是一个什么概念,一个几百人的大型工厂,刨除营业成本和给工人的工资,每个月有个几千块钱的结余,就已经算得上是不错的盈利企业了,而李忠信也就是用短短半年不到的时间,就已经开始能够坐在家里数钱,能够赚到和这些大企业一样的盈利水平了。

钱只是一个方面的事情,通过打鱼这个事情,忠信公司和江城大多的厂矿企业都建立了相当友好的关系。

江城市豆油加工厂,江城市农机局,江城市家倶一厂,江城市建筑公司……这些都可以算得上是忠信公司的兄弟单位,只要是忠信公司这边有要求,那边就能够帮助来做,能够做到互通有无。

竹板屯这边和江城市的各个厂矿企事业单位逐渐有了联系以后,对于他今后的发展帮助就更大了。

最让李忠信感觉到欣喜的是,因为东北这边邮票的用量不是佷大,猴票的存量也相对较大,这边邮政所的工作人员和忠信公司的这些卖鱼人都建立了关系,甚至从其他的邮政所给调换过来了很多猴票和特种邮票,李忠信家里单单邮票的面值就已经超过了八千块,其中猴票的数量最多,整版的和散票加起来超过了万张大关。

这些邮票现在看起来并不怎么值钱,但是,用不了几年的时间,这些邮票的价值就会是一笔相当大的财富。

李忠信派王波到省城那边购买拉网和画画用的全套东西的时候,他特意让王波在那边多呆了几天,让王波感受一下省城和江城之间的差距,更让王波在哈市那边购买哈市的一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