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56章 员外郎(第七更)(2/3)

地交给当地百姓佃租了,张估计地会比较散,如果地是封在自己的封户旁,那才完美,可惜这样的事情是不用幻想的。有些可惜的是,张因为已经封了爵,所以他刚升的勋官上骑都尉的那份勋官永业田没了。勋和爵的永业田,不重复给,只按高的给。而且如果田不是给在宽乡,狭乡授田往往只给一半。张先前已经得了云骑尉的永业田,这次还要从八百亩里减去。倒是张刚封的那个工部员外郎,是个从六品上职事官,也有二百亩的官人永业田,这个跟爵位永业田不相关,可以重复。算下来,张这次封赏还是很厚的,入帐近一千亩地。唯一遗憾的是爵位永业田和官人永业田,都给授在河北洺州武安县。那里打了这么久的仗,地倒是多,但是人少啊,张都不知道自己的这千亩永业田,要给谁种。永业田可以出售,但张是舍不得卖的。就算先荒着,也不卖。武安县开国子、上骑都尉、检校工部员外郎,正五品的爵位视正五品的勋,然后是一个从六品的职事官。这是个有意思的封赏授官,工部员外郎,隶属于六部之一的工部,是工部下属于四司中工部司下属官,官职不算大。很明显这个员外郎,就是为张来主持建造酒精作坊和白药作坊准备的。但也不算小,好歹也是工部四司之一的副长官了,工部司长官郎中,然后是两个员外郎。对这从六品的工部员外郎之职,张还算满意。如果可以,他只想封爵不想当官,但事情没那么简单。好在这是工部的官,不是天策府或秦王府的官,这个倒让张稍稍好受了点。他现在是非常怕李世民了,被坑怕了。工部这样不那重要的衙门里当个主事,专门负责两个作坊,也还是远离了官场上的麻烦事了。总体来说,张还是很满意这次封赏的,封了子爵,还得了千亩地,另外还有五十户真封,虽然有个工部员外郎头衔让他不太满意,但整体上来说还是不错的,看来李世民确实为了说了不少好话啊。跪谢皇恩,接旨。宣旨的通事舍人递过圣旨,一脸笑容的道,“张三郎年纪轻轻,已经立下如此大功,得此重赏,加官晋爵,真是让人羡慕,恭喜啊!”张连忙谦虚了一下。“本官来之前,陛下有旨,张员外郎接旨之后有五天的休假,休假过后,要立即开始着手建造两个作坊。你的员外郎之职,就是专门负责这两个作坊的,陛下特许你可以不必到工部衙门听差当值。”张封爵授官,跟着他一起回来的人也都有封赏。不过倒没有如张一样有专门圣旨加封,而是由吏部、兵部直接下文。老爹上次已经沾张的光封了宁民县男爵位,这次勋官升为骁骑尉,这是四转正六品勋。老爹的武职则从队正提升为了旅帅,他归入了崔琰的部下,成为守卫新作坊的部队武官。尉迟宝琳、程处默四个家伙也都升了旅帅,但他们的旅帅却是亲卫府旅帅,那是六品武职,比老爹这个七品王府旅帅,高了好几级。崔琰还是校尉,但也提了勋。柯山和柯五两个,也都升了个队副,授了个武骑尉的勋官,正式成了有勋有品的实职武官,虽然是个九品武官,但起码能分到一百多亩地,就算不能足授,也有不少了,加上职田,一下子从平民跨入了官的行列了。其它的张家沟村民,则都得到了不少的钱粮绢帛赏赐,也算是不虚河北一行了。当然,收获最大的还是张家父子。如今一个是宁民县开国男,一个是武安县开国子,爷俩全成了贵族。老爹还升了旅帅实职,张更成了工部员外郎。柯五和柯山两个壮汉,接到了晋升加勋的公文后,都激动的跪在地上,朝着太极宫的方向砰砰砰的用力磕了十几个响头,额头都碰出了血,张拉都拉不起来。对于他们来说,官和民,太难跨越了。而现在,他们终于成功的跨越了这道障碍,以后他们就从农进入了士的阶层。倒是程处默几个家伙没什么太激动的,虽说也升了好几级,从正七品上的亲卫,直接跳逄到了正六品的旅帅。朝廷还给他们奖了不少钱财,但这些真的不算什么。他们毕竟一出仕就是正七品了。“哎,我们也立好大功啊,怎么没给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