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76章 良田千亩,十里红妆(第三更!)(2/3)

是礼物多,而是这么多人给崔十三娘添妆,而且身份都不凡。荥阳郑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五姓七宗里,这都占了两姓三宗了。何况还有太子府也送了礼添妆呢,要皇家也是陇西李,这样算的话,五姓七宗,今天都有三姓四宗来添妆了。这多大的荣耀啊,就算是放一般的哪个军功新贵国公家,也能够吹一辈子了吧。哪家有这样的荣耀?崔十三娘在家不被自己父母给看重,谁能料到今日却引发长安城中这么些名门陪妆。崔琮妻子今天觉得自己特别的瞩目。站在张家院里,一家家的礼物送进来。当然最耀眼的还是十三娘自己的嫁妆,各种丝绸布匹等礼物堆满了半个院子不,最后还有一张长单子。“田庄五个,良田一千八百亩。酒楼三家,绸缎庄四家......每念一样,张家沟的村民们就哦的一声惊叹。张三郎这娶的妻子果然不一样啊,这是搬了金山银山来的啊。好多人并不知道这些都是崔十三娘母亲留下的嫁妆,只是在那里感叹崔家还真有钱啊,舍得下本。收了三郎八百万陪门财,可人家转眼就陪嫁了千万。院里地上铺满了芦席,一样样的嫁妆堆满。郑善果除了一车车的礼物,还送了泾阳县里一百亩地的庄子,郑元璹也送了栎阳县里一百亩地的庄子,而太子和太子妃送了蓝田县五百亩地的庄子.......博陵崔家崔民干送了一百亩地庄子,清河崔家崔君绰送了一百亩地庄子.....加起来,今天添妆的各家,光田就送了一千二百亩。加上十三娘自己的五个田庄一千八百亩地,整整三千亩田陪嫁。“嘶!”当马周那里记下一笔笔添妆田产时,院里院外围观的张家沟村民们,都目瞪口呆,吸气连连。三千亩地啊,整个张家沟的田加起来,都不一定有这么多。“马先生,各家送的礼一定都要详细记下来。”张超交待马周。今天各家送的虽是陪嫁添妆,但这也都是人情。来而不往非礼,以后张家肯定都得还这个人情的,今天各家送了多少,以后张超肯定得还多少,甚至还要加。因此各家陪妆虽多,张超也不至于就高兴成什么样子。但他还是得感谢各家,这不光是钱财礼物,还是个大人情。各家今天是帮十三娘撑脸,这是个大人情。丝绸、布匹、甚至是粮食,金银首饰、玉石珠宝,各种各样的器具等,零零总总,看的人都能眼花。甚至宅院、商铺、田产这些,也都用了特别的代表。贴着红双喜字的十二块瓦片,代表着陪家庄院的十二间房。一间房,一块瓦。田产,则是土坯用彩纸包,一块土坯代表十亩良田。另外还有各式的家具、摆设、化妆品及日用品。不得不,普通人家的婚礼简便之至,可能就是凑个几挑礼物,一家具摆设和日用。而那些名门大户婚娶,这嫁妆是相当的多且细。可以,女儿出嫁,直接把她下半辈子的吃穿用戴等都准备好了。良田千亩,十里红妆。崔十三娘的嫁妆里,光是给她自己的各种做好的春夏秋冬的衣服,就得有好几百件。奢侈,非常奢侈。张超都有震惊了,以前他觉得十三娘是个挺平易近人的女孩,衣服什么的也挺素的,看不到有多奢侈,但今天一看,他觉得自己还是有些误解了十三娘。再怎么相素,人家也是级豪门千金啊。哪怕在崔家不怎么受亲爹和后娘待见,但那只是感情上,物质上该有的那是一不少的。张超突然有头痛。这么多的嫁妆、添妆,张家虽有十五间大房,可也摆不下啊。光是那些丝绸布匹之类的,张超家这么几个人,用上三生三世都用不完。“三郎,明天亲迎,咱们这排场可不能太了啊。”马周站在一边,感叹着对张超道。人家崔家都是三姓四宗添妆,千亩良田、十里红妆的。那张超明天要是只从张家沟带百来村民去迎亲,跟老爹结婚一样,那就太不对称了。无论如何,也得拿出排场来啊。可是把整个张家沟男女老少全弄上,也才几百来啊。“管家,派几个人去通知下咱家各处的佃户们,让各家都抽个空,把家里的青壮男丁明天都叫来一起迎亲。”“全叫来?”张家现在不算新丰或河北等地的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