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73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2/3)

亨、周王李元方。李恪李宽是李世民的儿子,不过是庶子,所以放到第四五,而李元亨和李元方也受到重关注,是因为酆王是尹德妃的儿子,周王则是张婕妤的儿子。排第八的是李承业,他爹是李元吉。至于其它的那些皇子皇孙,就不用那么特别关注了。张超觉得自己真的已经代入到了学副校长的身份里去了,对学生还得按他们的家长来区别对待。可不区别对待一下也不行,这一百多个孩子呢,一视同仁是无法做到的。李建成、李纲、裴士矩、郑善果、魏征等人走了,崇文馆里张超最大了。“开个会!”着个副馆主加学士头衔,成了学副校长,张超也有些无奈。可人家把这一百多号人扔他这了,他就必须得管好教好,要不然随便一个出事情,他也担待不起啊。除掉魏征等那些其实只是挂名学士,并不实际呆在崇文馆的,崇文馆三十八学士,如今还有二十四个。张超一人是学士,其余的都是直学士、侍读学士、侍讲学士等,另外还有侍读、侍讲、助讲等,这些都其实是学的老师了。他们也另外还要兼职图书馆这边的编书工作。“我们得给这些学生分班。”张超坐在那里,扫了眼自己的教职团队,不是大儒就是名士,压力很大啊。不过都到了这份上了,也只能摆起架势来了。一百来个学生,虽不多,可从三岁到十四岁的都有,有的读过书,读了好几年,有的还一句没读过,因此肯定是不能放到一起教的。张超打算给他们分班,也就是分年级。他都想好了,把崇文馆学分成两部份,既崇文馆初级学,和崇文馆高级学。初和高,各设三个年级。这样一来,就是六年级制了。六岁以下的,不管读没读过书,都丢到一年级去。然后再往上,则不直接按年龄分,而是按他们目前学习掌握的知识来分。“我们要搞个入学摸底考试,看看这些学生的知识水平。然后根据他们的成绩,分成不同的年级,为他们因材施教,量身定制授课内容。”一群儒士都有些惊讶。马周坐在张超的身边,他这个六品文学,也转移到了崇文馆这边,现在相当于张超的专门助理,此时拿笔做会议记录。“诸位,我们崇文馆设立,并且把学从秘书省转了过来,那是陛下对我们的信任,也是太子对我们的期望。在座的也都是各地有名的儒者名士,我们当然得把陛下和太子委托给我们的这些学生,教好。”“大家记住了,我们这可是皇家学,我们的教育也必须是最好的,是最精英的。”张超了一堆,岑文本倒是比较快反映过来,原来这位张馆主,是要把他在白鹿书院的那一套新鲜的教学模式拿过来啊。张超也确实是这样打算的,不拿出本事来,那岂不得让这些老儒们给看扁了?反正这就跟张超和房玄龄下棋一样,下正经围棋,张超不行,那就跟他们下象棋,下加两个砲的象棋。实在不行,咱再跟他下跳棋,下飞行棋。总之,就是得拿出不一样的东西来,那才显本事。而且,让张超用传统的方式教学,他肯定也远不如这些老儒名士们的,用新方法,才是他最熟悉的。“我们得开设语文、数学、历史、书法、绘画、音乐、体育、手工等课程。根本不同的年级,授予不同的深浅程度的内容。”“我要求,我们尽快的编写出一套初高六个年级的各科教科书出来。每科课程都得有一套教科书,而且得有六个年级全套的。”“每个年级每门课程,还得有必选课程和选修课程。”一群老儒,好多都是在地方上也开学授课的名士,可是听张超了半天,却越听越糊涂。教一群学生,有这么复杂吗?怎么张超的每个字他们都听的懂,但一连起来,他们却听不明白了?“我打个比方,一年级的语文课,我们要把三字经和千字文当成是必修课,另外还可以把论语、诗经、春秋等经典中选一些章节出来,编成一本选修课本。我们还可以专门编一些声律启蒙的课本,学习用韵、组织词语等。甚至我们还能编一些如急就章这样带有教导学生们生活常识类容的课本。”“一年级的语文的教学大纲,应当是识字、学韵,以及学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