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80章 带兵入京(2/3)

见虎四个,虽然有时大大咧咧的,但也并不傻。张超的话并没有糊弄住他们。“三郎,我觉得还是少带些兵好,带这么多兵入京,好多人看着呢!”张超没有再话,只是摇了摇头。如果可以,他也不想再着八百牙兵入京啊。可是不带也不行,上次李世民突然前脑发热,都准备跑到陇西来投奔他了。幸好后来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他们劝住了,李世民若是突然就跑到陇西来,那不成了皇子出奔?这样跑来,那不等于是造反了?虽然李世民想要揽个送亲使的名头在身,借送公主和亲吐谷浑之机先去吐谷浑,然后回来时去陇西找张超,可这事情还是太过鲁莽了。你堂堂皇子,是想去哪就能去哪的?你突然拐到陇西去,皇帝会怎么想?一直盯着他的太子肯定就是要一谋逆的帽子扣上去的,甚至李渊估计都会这样想。后来房玄龄派了个人到陇西秘密见张超,传递了一封密书。上面是用他们以前约好的暗语写成的,一封较安全的密码。看过那封信后,张超就烧了。但内容他却是一直记得的,房玄龄秦王最近情绪很不稳定,几度想要离京出走。言外之意,李世民已经有些绝望了,他想要拼命。怎么拼命,当然就是出外造反了。这是张超最不赞成的,也是最怕的。李世民只是个二皇子,上面还有太子和皇帝呢。他若是在京城搞个宫-变什么的,还是有些机会的。但如果跑到外面来造反,那肯定就得打仗。到时多少人愿意跟着李世民?李世民的情况甚至会比朱棣差的多,比较朱棣起兵时,朱重八死了,是他侄子在当皇帝。可李世民的爹李渊还活的好好的呢,李渊要是调兵勤王,那些将领岂会不听?李世民的手里可没有多少兵,跑来陇右,张超手里一万兵,还有半数是李渊的元从禁军。这些府兵,到时是听张超的跟着李世民造李渊的反,还是直接就讨逆勤王,还真两。还有一,李世民若是造反,就算能有人响应,也不可能马上就能攻下长安。这仗一打,不定就是几年,甚至更久。到时吐谷浑、突厥、高句丽,甚至是梁师道等,以及不少本就没安稳几年的边地,那些人会不会也跟着趁乱而起?到时新生的大唐会不会因此分崩离兮,再次天下大乱?张超没法肯定,但这种可能性很高。天下大乱对谁都没有好处,而且这种计划,成功性太低了。张超知道李世民沉不住气了。现在朝中的局势,与历史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李渊虽然对太子有些失望,也曾透露出想要换储的想法,可却被大臣们打消了。打消了换储念头后的李渊,已经开始雪藏李世民。甚至有消息,听李渊计划把李世民改封为蜀王,封到蜀中去。据这个消息是李世民妻子长孙氏在宫里结交的妃嫔透露出来的消息。一旦李世民真的改封为蜀王,那按制度,非皇帝诏不得离开封国,不得入京,他这个蜀王那就只能在那里混吃等死了。李渊真要把李世民封到蜀中去,是不会给他机会造反的。多只有一州之地做封国,封地而不统兵,也不管民,白了就是送去蜀中养猪的。没有兵,管不了民,只有千八百护卫,能干什么?房玄龄他们打消息了李世民要离京的想法,让他稍安稳了下。可是李世民让房玄龄跟张超,他等不下去了,希望张超能够想到办法,还让张超这次入京,无论如何也得带些兵马进京。这真是难为死张超了。他虽在洮州跟个土皇帝一样,手握生杀大权,可离开洮州,他就没有这种权力了。地方都督入京,带几个护卫没问题,可带多了,那就非常危险了。最后张超也只能拼了。打着押运洮州上缴税款和方物,还有护卫十八国使团的名义,调了自己的八百牙兵护送。为此,他还特别提前打了数封奏折入京,把这些都禀明了朝廷。若不是朝廷已经回复批准,兵部还特别给了文书,他的兵都出不了洮州。张超可以带着兵杀入吐谷浑境入千里,却无法出洮州界进入大唐其它州县。没有朝廷兵符,他敢越界,那就视同叛乱谋反。不过现在虽然握着朝廷的批文,张超可以带八百牙兵押运税赋贡物和护卫使团入京,可他心里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