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六章 没落宗门(二)(1/2)

刘逸文此时坐在静室内,阖目用神,一个白色玉简贴在他的额头,闪着柔和的白芒。

玉简中记载的炼器之法,多是铸剑之类,各式灵剑的模样在玉简里似乎活了过来,惟妙惟肖。不仅如此,所需材料及配比也有详尽记载。更为可贵的是,还有配有完整的炼器过程和郝师伯添加的笔注心得。

此老在炼器上已浸淫了近百年,其心得体会更见神妙。粗略地浏览了几种灵剑后,他就将精力放在参悟至阳宝剑上了。

“至阴肃肃,至阳赫赫。三阳为极,熔极阳灵物三味,汇于一剑,名曰至阳……”刘逸文在心中默默念道。但是其上列出的众多主材料里,除了郝师伯所言的三种外,还有七、八种材料也赫然在列。而且在介绍的末尾另有笔注:凡是至阳之物均可作为主材。

离火精金属于盛阳之精;曜灵之石采日精,愈百年而成灵;赤炎玉乃地心之火所凝,亦属极阳之物,故成至阳宝剑。这三种材料,极符合铸造此剑的条件,其余几种中虽有更佳者,但还要考虑搭配。

至于铸成灵剑的品质,则要视材料的好次,铸造的技法,和灵材的配比而定。郝师伯选中了此三种材料,想必有他的考究了,应该会考虑到它们的搭配。

他凝神用功丝毫不觉得时间的流逝,大半天光景已然过去了。待他起身来到洞府外,已是夜晚时分,月光撒在湖面上,有种别样的宁静,令他怔怔出神。

自从上次见到袁素兰后,心中存了不少疑问,但碍于余思烟在场,没能问个明白。现在想来,她应该是失了部分记忆,也不知出了什么问题。

随即想到几经转折,去寻找方法让她苏醒,可惜阴差阳错,未能功成。好在此女虽失了记忆,但是其它尚属正常,等时机成熟再打听一番吧。

稍稍整理了一下思绪,长长吁了口气,他转身回洞府内休息了。

……

大周国幅员辽阔,修仙宗门众多。传言在远古时发生了一场浩劫,而战场正好处于此国的北部,原本在此地传承了几万年的大宗门,经此一役,大伤元气,最后不得不退出了强宗的行列,渐渐衰落了下来。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修仙界亦是如此,“玄真观”就是这诸多大宗中的一个,几经迁徙,从原来的大周北境逐步迁至了东边——禹州和谷县。

这一带崇山峻岭间,灵气算不得有多充沛,勉强能用于修行。周边几个州郡接壤的地方,还有数十个中、小修仙门派在此。

玄真观自那一役后一蹶不振,几经风雨飘摇,好在还是坚持下来了,不至于断了传承。现任的掌门姓傅,单字一个“仉”,传到他这里已是第八十三任了。傅仉乃是此宗为数不多的金丹境修仙者,在此一带修仙宗门中勉强占有一席之地。

这日,玄真观宗门某处静室内,两名中年男子相对而坐,正在凝神对奕。其中一人道髻灰袍,脸圆眉浓,予人一种和善的感觉,正是当今玄真观的掌门傅仉本人了。

另一人木冠儒服,马脸长须,双目炯炯,予人神秘莫测之感。此人修为只有金丹初境,也不属任何门派,乃是一介散修。但是,他的影响力丝毫不弱于高居掌门之位的傅仉。

此人姓牛,名轲廉,在禹州境的修仙者中,其声名用“如雷贯耳”来形容,亦丝毫不为过。原因无它,他虽只是一介散修,却在大大小小三十九个宗门中挂着长老之职,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长老之职尽管只是个虚名,但能让如此多的宗门趋之若鹜,若没有点过人之处,恐怕真没有人能相信。但是他真的只是个普通的修仙者,并没有惊世骇俗的神通秘法。

实在要说过人之处,牛轲廉还真有一项奇术——卜卦之术。乍一听闻,似是凡人中的江湖术士,装神做鬼的唬人伎俩。但若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