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七章 我心观转即天意(2/3)

之掌握在一个可以容忍的范围之内,自己也无需再去走那无情之道。

说得是很不错,但要真要做起来,其实并不容易,途中也不允许出得任何差错,甚至有你想象不到的问题出现,最为现实的,万一在这过程中遇到外敌,或是敌手就是利用这一点来针对你,那么内忧外患一齐到来,弄个不好,就有可能因此覆亡。相比起来,选择无情之道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一劳永逸解决了问题。

张衍笑了一笑,这法门尽管有许多弊端,但有得必失有所得,到底何者为上,不是那亲身经历之人,终究难以评判。

而这里有关可能遇到的种种碍难,都是留下应对之法,记述也很是详细,如无意外,应是过去某位同辈留下来的心得体悟,且能被收录在此,想来与太冥祖师或者门下弟子有些渊源。

只是他照此感应片刻,却没有其半分存在的痕迹。

按理说,真阳修士只要有过往遗痕留下,若被另一位真阳修士得见,那么两者之间必会生出气机感应,除非是其人法力高绝到他无法窥知的地步,否则便是其人已是亡故了。

他并不认为是此人攀去了更高境地,观看这法门时,并无与祖师气机接触时的那等感觉,况且那般大能,其所言之法也不该轻易出现在这个地方,而是应该被高高拱起了。

他再看了看玉简,暗道一声可惜,凡蜕修士还能通过搜拿神意寻觅过往,而真阳修士本身已是凌驾在过去未来之上,世人所能见到的,只是其留驻下来的一部分,其若一旦亡故,便能找到到一些过往踪迹,也无有任何意义,因为并无法沿此追溯到其正身之上,是以此人之亡,究竟是其所行之法有所不妥,还是遇到了别得什么麻烦,如今却是没办法再验证了。

在这记载后面,还有几个对付杂念化身的办法,都是大同小异,总得来说,真阳修士所需面对的最大敌手实则就是自己,同辈反而排在了其次。

他全部看过之后,虽还是不知正路在何方,但这些终归都是前人经验,在知晓了某些弊端后,日后却是可以加以避免。

他将手中玉简放下了来,任其消散不见,踏过一步,来到又一个洞龛之前,又是拿一枚,待看入眼中,不觉精神一振,此间终是涉及到了如何参悟妙道,增进功行。

如之前一般,没有修持之法,这里只提及如何设法去找到那条前行之路。

待逐一看下来,其中一个想法却是引起了他注意,提出之人认为大道之序,不外乎察天悟己,那大可造出一方天地,搬运外法入里,观万物之变化,天地之妙玄,内外印照,从中寻找出那一线运转之机。

真阳修士若是要开辟界天,那就不是什么小界了,与一方由造化生成的界空几乎无有什么区别了,这里面万事万物,小到蜉蝣微尘,大至日月天星,都需由其一力演化。

张衍认为这十分有意思,以他今时之修为,开天之举着实不难,且若是能造得生灵出来,便不能从中观悟妙道,待此辈修行有成之后,一样可以为他所听用,却是十分值得一试。

“现下小界对我已是无用,待这里事了,却可另辟一天,造演万物。”

除了这个方法之外,其实还有另一个最为实在的法子,那便是同道之间相互论道了。

可这一点也不好做,真阳修士之间是会相互避开的,而且从傅青名记忆来看,自有乾坤造化以来,周天万界之中,真正达到这等修为的其实也无有多少,那更是难以寻找了,除非彼此之间早就有渊源。

他抬起头,却是不禁想到那些自九洲飞升而去溟沧派历代掌门,不知这些前辈到底去了何方,更不知太冥祖师座下,是否还有真阳修士存在。

说来如今他已是可以观去九洲,再通过那里找到九洲各派祖师飞升所往之地,但每每念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