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七章 皆溯造化立别传(2/3)

到的,无非就是寻找一隐秘之地,收徒而后传道,运气若好,最后便与罗教、演教并立于世。

这里大方向是对的,但是具体到细处却是全无优点,纯粹就是走一步看一步,别得不说,罗教一旦腾出手来,并设法追拿二人,那么两人辛苦经营数百年的成果瞬间就会崩塌。

而刘院主则不然,他虽非九洲之人转世托生,可却是自幼就入了还真观,跟随师长走访过许多大派大宗,他自己还担任过数百年的分院院主,背景出身,乃至阅历见识都不是二人可比的。

他认为教授弟子固然是好,但是由无至有开辟出一个教门,所需时日太长不说,且因为脱离诸派,很容易被打成另类,天生就被一股无形界限限碍住了。

当然,他也可以选择去全无人踪的地界开创局面,论实力他也是足够,可身上沾上了这等“外道”烙印,很难再回归本来了,除非他能发展到演教这般势力,可他背后可没有元尊支持,故是根本不敢做此想。

但这条路他也没有完全放弃,收弟子还是需要的,至少传道一事不可能全靠他一人。

故是先是去往几个荒僻界天,认真挑选了几名弟子,并传授道法,约莫有三十来年后,调教出了一批弟子,这才再次返回山海界。

而今山海界时常有诸天万界的修士到访,故是有不少论道之场所,无论你事何家数,什么出身,都是可以上坛讲道。

这里就显出还真观长老这身份的好处,若是小派之人说法,吸引不到多少人不说,便来的也俱是散修,而他若上台说法,许多大派修道人也会前来听道,而如此一来,更是会吸引到更多人。

他所言道法便是造化之灵所传之道,此法因为着重挖掘造化性灵自身潜力,所以更偏向于新法,很快一些大派修士就失去了兴趣,从开始热闹到后来逐渐冷清。

不过他似浑不在意,每过十日必是开坛说法,如此持续有十余载之后,这一日,他讲过道法,正准备如以往一般离去,却有一名中年道人走了上来,打一个稽首,道:“刘长老,在下昀殊界楚商,这里有礼了。”

刘院主还有一礼,笑道:“楚道友有何事么?”

楚商道:“有几个道法之上的疑难需要请教道友,不知可否另寻一地说话?”

刘院主欣然同意,讲道之地背后有花树凉亭,广湖水榭,两人寻了一处僻静之地坐下,楚商提出了几个疑问,他也是一一作了解答。

楚商感叹道:“楚某人往日修道,总觉自身之用未曾用足,后来才知,此是所修道法不合自身,于是遍访诸天,遗憾仍未寻到真道,只是听了道友说法,不觉茅塞为之顿开,始知自身所缺何在。”

说到这里,他也是道出了自己的目的,“似我界中,旧法皆握持于大派手中,新法则有所缺陷,尚不足以护道,而我听了这许多日,见道友之法,却似有登天之梯,能救济世人,不知可否请道友前往我界中讲道?”

刘院主表面上没有什么变化,可暗地里却是精神一振,心道:“终是来了。”

这些时日来,有不少人请他前去讲道,不过都被他回绝了,那些人都不是出自真心实意,有些就只是看重他的身份实力,还有一些,纯粹只是想与他背后的还真观攀些交情。

而这一位他其实早就留意到了,每一次他讲道,其人都是早早到来,最晚离去,乃是诚心请他前去说法。

最妙的是,其人出身山海下界昀殊界,此界本身就有数十下界,既与山海界联系紧密,又有极为广阔的天地可以闪转腾挪,正是他心中最为合适的立基之地。

他感叹一声,道:“这些时日以来,刘某也是留意到,唯有道友方才是我道中人,今朝既然道友诚意相邀,我愿随你一行。”

楚商一听,大喜过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