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十七章 念中轮回分神魄(2/3)

世,再将那一缕神魂投入此间,任其轮回,使之生出自我识念来。

轻轻一引,念种得灵机灌入,登时演化奇气,生出幻境,此之来由,是晏长生小界之中那些生人心思寄托,又得灵气交融而成。

他眼视过去,见先是一片清幽山谷,有男女老少在里耕作,渐渐有人入山采药,又有人动念往县中贩卖,城廓道途便自生成,天地由人心思欲,渐次向外扩展。

初时不论人鸟花草,树木山川,皆是面目不清,支离破碎,断断续续,不成规矩。

只是到了后来,随生出人物渐多,念种之中所寄七情六欲也洒播出来,这一方世界却是渐渐清晰。好如一副泼墨山水终是着上颜色,再不如先前那般游离不定,随时可能消散一般。

观看到此,张衍知无需自家再作干涉,将一缕分魂与魔简一同捉来,往里投入。做完此事后,他就自去了一边打坐,不去多观。至于何时能成,他也无法揣测,唯有耐心等候。

不过有那魔简一同去落去,方才又运转了参神契中功法,彼此之间早有勾连,再是浑噩,也迟早会被魔简盯上,引至此途之上,到得那时,他就可以动手了。

这其中只有一虑,其一旦合了魔相,有所成就,就再非本来,也极可能挣脱束缚,反伤其主。

不过他已至洞天之境,便不提抱阳钺,手中亦有三件真器护道,自是不惧。

况且在这虚天之上,他也无所顾忌,就是打出再大动静,九洲之地也无人可以感应。

幻境演化,好如一梦,外间只过去一夜,这方世界已是过去数十载。

而先前张衍所观那一方山谷之中,从数十人的村落,已是成了一座人口上千的山镇。

这一日,镇中一对夫妇诞下一名男婴,生来灵慧,送去读书,过目不忘,闻一知十,聪颖过人,师长无不欢喜,学至十五岁时,乡试中举,便又上京赶考。

方至县城,见有一孤苦老者卖驴,心生怜悯,将本是买马之钱买了一头老驴回来。

夜晚宿店,有窃贼见他脸嫩,撬窗而入,欲行偷盗之时,不防此时那驴半夜嘶叫,将之惊退,得以保住财货。

少年懵懂不知,怎么此次赶考,偏偏落第不中,只得黯然回乡,半途之中,深山夜宿,却闻鬼哭之声,正惊疑时,却见十余奇形怪状之人一拥进来,说是此地冤魂鬼怪,得人指点,却是要他断案。

少年却是不怕,案情并不繁琐,每断一案,就有鬼差出来,将人犯抓上堂来,或审或判,不觉啧啧称奇。将至天明,俱皆断清,众鬼怪叩谢而去。

经此一事,少年知晓世上原有神鬼,自此再无功名之心,回得了家乡之后,每日只是牵着老驴四处求仙访道。

只是此后穷其一生,再未遇过什么怪异之事,七载后,赶路途中感染风寒,因缺医少药,在一破庙中抱憾而亡,而那老驴,则是化一道清光飞去。

此后他又经历数次轮回,每一世,皆与一件奇物纠葛不断,再转几十世后,感染杂识愈深,好若沉入染缸之中翻滚,终是与主魂之间联系断去。

与此同时,张衍也是莫名有感,不禁睁开眼帘,知是第一步已是成了,他稍稍一算,现距离自己入定,已是过去三年。

转目一顾,此刻那奇气不断得丹玉散灵机哺育,向外延伸,竟已是占据了大容鼎一角,显然那方幻境愈完善了。

到得此刻,其所需灵机也是越来越多,但眼下显然无法停下,否则定会前功尽弃。

也就他是溟沧派渡真殿,又是至法成道,并不如何顾惜丹玉,要是换得一人,便有这副身家,怕也不愿舍不得如此做。

不过若最后果真能成,这点付出也是值得。

他微微一笑,又是闭目入定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