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五章 对马岛(2/2)

在蒋邪的带领下,下了船,杀气腾腾地直扑倭馆。很快,倭馆内传来了叫骂声和哭喊声,一片鸡飞狗跳之后,几百名日本人被五花大绑带上了船,既有被打得鼻青脸肿的武士,也有商人模样的,还夹杂着光头僧人。

把倭馆的人都抓光之后,陈雨也不啰嗦,直接下令船队调头南下,前往对马藩。

从釜山到对马岛非常近,近到什么程度呢?釜山港与对马岛最北端之间的距离只有三十海里,只有威海卫到登州路途的一半,可谓朝发夕至。

作为穿越者,陈雨知道充任日朝通道的对马岛虽然地理位置重要,但面积很小,是日本领地最小的藩国之一,是个狭长的岛屿,最窄处的宽度仅有六、七公里,如果在两端都架起舰炮,几乎可以把岛屿打穿,毫无纵深可言。

当陈雨用刺刀逼着日本人指引方向,绕过对马岛来到东面的藩厅所在地栈原城(今日本对马市严原町)时,几乎要笑出了声。

与大部分古代日本城市一样,城下町(注2)分散于港口外的街道,拱卫着栈原内城,并无特别之处。但是让陈雨想笑的是:栈原城离海边实在太近了,几乎挨着码头,这对于“威海”号的大炮来说,几乎可以用炮口抵着城郭射击了。原本还担心距离太远,现在才发现是杞人忧天。

————————————————

注1:日本德川幕府发布锁国令后,长崎交易的商品都要按照幕府指定的价格进行交易,其中生丝是最重要的商品,其余商品要等生丝的价格确定后,按丝价标准,各立行情,进行交易。这种制度与天朝的计划经济有异曲同工之处。

注2:城下町,是幕府时代的日本以城郭为中心所成立的都市。十六世纪后,伴随著兵农分离政策的推行,领主下面的直属武士团与商工业者被强制集中于城下,乃形成城下町,并逐渐发展成领国政治、经济、交通的中心。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