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0628章 周鲂降表(2/3)

是没有一场耀眼的功劳来证明自己,别人又如何会心服?

就比如隔壁的豫州刺史贾逵,非但不给自己面子,甚至还敢当面顶撞,让自己下不来台,实是可恶。

韩综听到这些话,明白过来原来大司马早有打算,这才放了心,“是末将多此一举了。”

“吾自督江淮之事以来,每战吴寇,皆是胜之,这吴寇在我眼里,不过是小丑耳,何惧之有?”

曹休呵呵一笑,脸上尽是傲然之色。

黄初元年,曹休接替病逝的前大将军夏侯惇屯驻汝南郡召陵县,负责抵御孙权,刚一到任,就先破历阳,后又派兵渡江偷袭,烧掉了吴军设在芜湖的军营数千家。

黄初三年,曹丕亲征,兵分三路讨伐孙权,曹真在西,曹仁在中,曹休在东。最后三路大军唯有曹休取得大捷,曹真没有战果,曹仁惨败。

黄初七年,也就是前年,曹睿刚登基,孙权分两路来犯,又被曹真大破之。

所以说,曹真对东吴的轻视是有理由的——因为他面对东吴,从来就没有败过。

最重要的是,若是周鲂当真愿意举郡来降,那么这其中的利益实在是太大了,大到曹休忍不住愿意尝试的地步。

只要自己南下庐江时,再另派大军从荆州下南郡,江夏下夏口,三路齐进。

有了周鲂的接应,取得了鄱阳郡,那就可以截断荆州与吴地的联系。

若是大事能成,那么三路大军最后可以合成一路,直接东进,平灭东吴。

若是事情没有想像中的那么顺利,至少自己也可以挡住东边的孙权大军,让西边两路大军有机会平复荆州。

如今蜀虏全国之兵皆在陇右,定然无力阻止大魏占据荆州。只要有了荆州之地,大魏甚至还可以随时从南北两头进攻蜀地。

退一万步说,就算是事有不谐,不能长久占据鄱阳,但那里已经算是东吴腹地,即便是只能占据一时,也足以对吴寇产生重大的打击。

曹休想得越多,越是觉得此事事关重大,次日就迫不及待地派人与周鲂的使者回鄱阳。

待派去南边的人回来时,给曹休带了一封书信,还有一小束头发,乃是周鲂当面曹休使者的面亲自割下来的。

同时跟着回来的,还有两个人,一个是董岑,一个是劭南,皆是周鲂的心腹之人。

曹休大喜之下,连忙打开书信看了起来。

只见上面写着:

鲂名位不昭,又远隔江川,得明公君侯垂日月之光,照远民之趣,实令归命者心有戴赖。

故广陵太守王靖,因郡民之变而受责,后虽勤自陈释,但终不受解,因立密计,欲北归命,不幸事露,诛及婴孩,由此可见孙权之薄情。

鲂因小过见责于孙权,郎官诘问,不绝于江。且鄱阳郡民,山越夷人,看伺空隙,欲复为乱,为乱之日,鲂之处境,凶于王靖,故不得不求于明公君侯……

书信里不但写了周鲂欲北归的苦衷,同时还泄露了东吴欲大举北犯的打算,甚至详细地指出各路兵马:

如今诸葛亮兵指陇右,孙权亦欲举兵呼应:吕范、孙韶等入淮,全琮、朱桓趋合肥,诸葛瑾、步骘、朱然到襄阳,陆逊、潘璋等讨宜城梅敷。

孙权亲率中军自掩石阳,别遣从弟孙奂治安陆城,修立邸阁,辇赀运粮,以为军储。

再在后面指出了只要孙权一出兵,则江边兵力空虚,最多只会留三千兵力守武昌。

建议曹休直接进军皖城,然后周鲂自己率厉吏民,以为内应。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