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65章 河南府(1/3)

人类实在很轻易被自己的习惯所束缚,在过往几千年的历史中,只要不是到了王朝的末期,人们总是拒尽转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哪怕有人宣传这种转变能够让他们生活的更好,也很少人会往响应,这就是小农经济社会的固执性。

但是从万历末年以来绵延不断的自然灾难,加上朝中执政大臣们的不断奋斗,使得大明百姓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都要面对一个不断变更的社会环境,从而促使他们的生活习惯进行了变更。

从万历末年到天启末年,这三位天子的期间,他们面对的就是一个不断恶化的社会环境,对于这样的变更他们大多选择了默默忍耐下往,期待自己的生活能够恢复正常。

到了新天子登基之后,这种不断走下坡路的日子算是渐渐看到了尽头,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比过往更为主动和激烈的社会变更。这种社会变更固然并不能转变大明底层百姓依旧在付出最大就义的现实,但是这种社会变更终于让社会上层人士也开端了就义和付出,从而稍稍减轻了底层百姓的苦楚。

不过大明是一个南北国境相距上万里,东西两端也有数千里的宏大国家。这种社会变更在各地引起的变更是深浅不一的,一般来说穷处所更乐意吸收变更,而富有的地区却以拒尽变更的居多;间隔北京越近的地区越屈服朝廷的命令;而间隔北京越远的处所则更轻易阴奉阳违。

因此到了崇祯十一年,朝廷的改革政策,北方落实的比南方好,东面落实的比西面强。比如河南士绅被朝廷修理了几次之后,河南士绅百姓对于朝廷颁发的政策落实就主动积极多了。

特别是河南省河南府的百姓,他们在朝廷的历年改革政策中大多是受益者,而作为同陕西、山西两地交界的地区,这一地区也是这两省流民逃荒的必经之地。哪怕再蠢笨的士绅,也知道失往了朝廷的支撑,光是这些簇拥而来的流民就能将河南府吃成灾区。

因此让牛金星担心不已的士绅反弹,并没有他预感中的那么狂风骤雨。当然,夏允彝自身具备的人看,和这些年历练出来的办事能力,让他在推行士绅一体纳粮及摊丁进亩政策时的手段极为机动柔软,这也减少了不少士绅们的抵触情绪。

除了夏允彝的能力之外,河南府的学校系统也施展了极重要的作用,它让夏允彝能够将自己的政策通过学校里的这些学生传进到底层百姓耳中,从而篡夺了士绅在处所舆论上的把持权,也让官府绕过士绅阶层获得了底层百姓的支撑。

而青年学会的体制,也使得河南府各县县官首先站在了夏允彝而不是当地士绅身边,从而在短短一年时间内,河南府的士绅一体纳粮及摊丁进亩政策就落实的七七八八了。

作为当地士绅阶层的代表和组织的士绅会议,又被张重辉以改组处所议会为名冻结了这些士绅代表的权利,从而让士绅会议在这次事件中基础没能施展出什么作用来。

事实上,张重辉改组处所议会时,便是以是否支撑改改革政和完粮纳税的数额来淘汰士绅代表是否能成为议会代表的。

河南作为一个农业发达的平原地区,在几百年的和平岁月里,本身就是一个土地吞并严重的省份。虽说崇祯元年以来,天子对河南士绅和宗室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打击,但是河南的士绅大户比例依然还是高居北方各省之冠,几乎可以同江南地区相提并论了。

士绅大户的子弟固然众多,但是能够读书当官的也一样是少数人。其他人也只能在那些乡下人眼前耍一耍威风,纵然家中有些钱财,出人头地也是和他们无关的。除了少数花天酒地的败家子对此无所谓之外,对于那些读过几本书却找不到前途的子弟,这样的生活和坐一辈子牢没什么差别。

士绅会议却让这些人看到了盼看,哪怕他们无法在科举中出头,但是也能通过这样一个机构将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