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10章 黄台吉的想法(2/3)

说道:“察哈尔本部被大汗赶出了辽东地区,辽东喀喇沁部同我后金会盟,科尔沁部又是我后金姻亲。可以说这辽东地面上,除了明国之外,已经再无我后金的对手了。

但是明国是我后金的敌人,却未必是蒙古各部的敌人。蒙古人同明人征战数百年,两者之间可以说是敌友难辨。

辽东蒙古各部日常所需的食盐、布匹、铁器、『药』材,都必须同明人贸易而来。这些蒙古人对于自己同胞的仇恨,远远超过于明国。

他们之所以依附于我后金,而不是投向明国。不是他们不需要明国的货物,而是他们需要我后金帮助他们抵挡察哈尔部的吞并。

现在察哈尔本部被大汗赶出了辽东,这些辽东蒙古各部也就失去了生存上的压力。以他们首鼠两端的个『性』,暗地里私通明国也不无可能。

虽然天佑我后金,明国去岁帝位更替,换上来的还是一个不晓事的少年。明国天子的秉『性』如何,现在虽然我们尚不得知,但是看他一登基就迫不及待的派人同我后金言和,可见是个怕事的天子。

由此看来,若是我后金无意南下,明人就会默认我后金才是辽东之主的事实,就如同他们从前把河套地区丢弃给了蒙古人一样。

同明国言和固然是我后金必然的需要,但是现在却不是言和的时机。我国需要保持继续同明国的战争,让那些依附我后金的蒙古各部,同明国之间再无缓和的余地、

而在此之前,大汗需要通过讨伐察哈尔本部的行动,让那些蒙古各部彻底背离黄金家族,成为大汗的臣民。”

黄台吉思考了半天之后,顿时对着不住观察他神情的两名亲信说道:“你们两人说的都很不错,我们现在的确有三件首要之事要做。

一是深固根本,把辽东蒙古各部整合到我八旗麾下;二是要试探出,明国对于这份和约的态度和底线是什么;三是拉拢蒙古右翼,不可使之完全倒向明国…”

阔科的案子很快就得出了一个结论,在岳托和杜度的反复查证下。特别是同他一起回来的几人口供,阔科的确是投明了。为了挑拨四大贝勒之间的关系,他才按照明国的要求,把一封伪造的信件投递到了阿敏府上。

豪格在这件事上行事虽然鲁莽,但毕竟是出于公心,因此在各位宗室大臣的求情下,只是做了罚俸一年的处罚。这个处罚不痛不痒,看起来更像是在敷衍阿敏。

黄台吉感念阔科过往的功绩,宽大的判了他绞刑,并不追究他家人的责任。

而向豪格揭发阔科的马秀才,虽然没有查出同明国勾结的事实,但是也被黄台吉以居心叵测的罪名斩首弃市了。同阔科返回的其他三人,则因为办事不利,被贬到了沈阳之外的地方去了。

处置完阔科一案,一干后金大臣和年轻宗室们,都对明国采用的阴谋伎俩感觉不满,纷纷在朝堂上要求对明国重新开战,要好好教训下无耻的明国人。

在这个时候,一直高调要追究阔科事件的阿敏却沉默了,代善同样对于明国开战的提议不置可否,只有莽古尔泰附和着这些好战的女真亲贵们。

黄台吉对于阿敏、代善的诡异反应却并不意外,在他得到情报中,这两位贝勒几乎垄断了同明国的木材生意。辽东到处都是森林,只要有足够的人手就成。

而明人虽然没有向后金出售粮食,但是布匹、食盐等生活物资,却正源源不断的涌入到沈阳。后金国不仅可以从这种贸易上征税,还可以拿这些生活物资转卖到更北面的山林中去,或是用来拉拢蒙古人。

正是看到了这一点,黄台吉才容忍了两位贝勒同明国的贸易。不过那些年轻的女真亲贵和莽古尔泰却看不到这点,或者说即便是看到了,他们也对此嗤之以鼻。

同明国打了这么多年,女真中的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