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九章 送上门来的机会(下)(2/3)

的贷款也绰绰有余,同时,贵公司在南方最黄金的地段,也有一个非常完美的桥头堡,我也相信,在贵公司的手上,那家宾馆肯定会比在我手上经营的要好,我觉得只是一件双赢的事。

另外,我另外的三家宾馆,也希望能加入怡佳的特许经营体系。”和盘托出了自己的想法之后,黄家父女俩,紧紧的盯着冯一平。

看冯一平和金翎脸色有些凝重,徐斌不想冷场,“黄总,您可能不知道,我们对特许经营是有要求的,比如希望加入我们特许经营的酒店,面积要在3000至6000平方之间,您那2300的那一家,并不满足我们的条件,”

这是行内对经济型快捷酒店物业的标准,面积小于3000的,算下来,平均成本太高,而大于6000的,风险太大。

“那没关系,剩下满足条件的两家总可以吧,”

冯一平这时说话了,“黄总,您既然了解过怡佳,就应该知道,我们计划要尽快在国内一二线城市布点,就是物业全部租赁,对资金的需求还是很大,所以我们计划的是,等条件成熟的时候,会到资本市场融资,买入这样的大宗物业,投入太大,回报周期很长,这样的商业决策和行为,显然是不被资本市场看好的,”

其实冯一平心里一千个知道,如果真的按黄冠福所说的,这家4000多平的酒店,就在火车站附近,那这时买下来,肯定是一项不错的投资,再过几年,翻几番不要太容易。

可是,做怡佳,他是冲着在纳斯达克上市去的,主要卖点就是低投入平均每家店投入可以控制在500万左右;高回报单店年回报率在30%至50%之间;高扩张率,要是申请加盟的多,一年新增上百家店也很容易。

像投入好几千万,买一大宗房产,要近二十年才能收回成本的事,对那些投资家来说,绝对是败笔。

虽然到后来,就是房产每年的增值会非常可观,但房地产市场非常成熟的欧美投资家,现在不可能接受国内一线城市房价打着滚朝上翻,几年就翻几番,十年后就赶超曼哈顿这样的国情。

“另外,我想黄总您也应该明白,按国内这两年的趋势来看,物业价格上涨会很快,你以后会不会后悔做这样的决定?”

黄冠福既然手里有上万平方的酒店,不可能不了解这样的趋势,所以话还是挑明了说好。

“冯总是个厚道人,”黄冠福苦笑着说,“我当然清楚,可是,想过目前这个坎,只能卖房子,至于怎么让那些投资家满意,不会影响到怡佳日后上市,我想这对冯总您这样的人来说,不是问题,”

“那好,二位稍等,我们要商量一下,”

黄玉谨看着他们三个走出去,小声说,“爸,你不是说这个冯总很厉害吗?怎么好像也没什么魄力?”

“好歹也是好几千万的大事,当然要慎重,另外,主要的,还是他们所图者大,不想影响将来上市。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就精准的盯住了一块市场,谋划着把那家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这样的人,怎么会没有魄力?你老爸我跟他完全没得比!”黄冠福喝了一口茶,叹道。

“你是真的想买吗?”一关上门,金翎就问,她知道冯一平对房产的看法,现在买就是捡便宜,“那可是4000多平方,至少要5、6千万,”

一听这个数目,徐斌急了,“冯总,公司的资金你是知道的,要是抽出这么多,其它的项目只能停下来,”

“我还是倾向于买,资金的问题你不用担心,我想把怡佳重组一下,把现有的那几宗产权,归属到新成立的置业公司,或者是资产公司名下,这样不会影响到怡佳的回报率。

同时,新成立的资产公司,以后可以酌情收购一些物业,再出租给怡佳,你们觉得呢?”冯一平说出了自己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