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八章 自带干粮还要受气?(2/4)



虽然只是临时休息的所在,但是近卫们还是搭起了营帐,供守汉在内做片刻之歇。

一座用厚实的棉布中间加了拍平的棉花板充当帐幕,以铁条作为支架,下面铺设木板以防止地面潮气的大帐,上面用绳网缚以野草以拦阻流矢。帐前,数十名近卫士兵手中各执刀枪火铳分列两旁。

王德胜发现,自从他报出了官军的身份和职务后,这群人便对他没有好声气。

其实,南中军北上的这三千余人中,自守汉以下,直到辎重队的伙夫,都是一肚子的怒火!

刚刚在塘沽登陆,听闻林文丙言到,有朝廷大员率众在天津一带。守汉一时大喜,便派人持文书前往,意图与内地官军一同行止,共同对敌。

不料想,派去下书联络之人,却是连遭折辱。

率领数万官军在天津驻扎,面对数万建奴八旗往来自如攻城略地劫去财物,却又畏怯不敢战的,正是素有“有才知兵”之名的兵部右侍郎兼右都御史总督宣大山西军务梁廷栋!

守汉命人下书与他联络,却是被他责以在辕门、营门等处报名而进的礼节,用来“摧折锐气”。之后见守汉信中所写之官衔为大明南中军云云,立刻掷还书信,破口大骂,“我大明天下,何时有所谓南中军?”

命麾下标营将信使乱棍打出营门。

此其一。

听得那信使哭诉,不由得全军上下皆怒。立刻加快登陆,卸载物资车辆马匹火炮等物,大军便逶迤往天津梁总督大营而来。

一时间,众军皆为南中军军容军威所慑,不敢有妄言。

见天上掉下了一支强兵,略一打听,梁总督便想当然的认为是类似于当年奉旨入卫的秦良玉土司兵之类的队伍,便起了索要贿赂之心。

派遣标营中军持令箭到守汉营中,名曰点验、犒军,实则探听内情。见守汉营中均是令各军各营中艳羡不止的南蛮刀枪铠甲,便起了劫夺之心。命守汉献上铠甲三千副、刀一千柄、枪二千根往总督大营,以为军用。更要将守汉麾下的九百火铳兵、五百炮手连人带枪炮一并带到麾下标营之中充当自己的保镖!

此其二。

这就应了那句话,叔叔能忍,婶子也不能忍!

多年来,南中军都是让别人缴械,攻取别人的土地城池的,何曾从自己手里交出过刀枪火炮?

见全营鼓噪,那中军只得三十六计走为上。

但是,当曰,梁廷栋便发下军令,挥动所部二万余人,从四面合拢过来,隐隐有要强行缴械、消灭南中军这三千多人意图。

当下,守汉便令王宝押后,黄一山在前开路,三千余人成战斗态势,沿着白河、子牙河而走。便是那些炮手,也都做好了随时开炮的准备。

明军各部总兵、副将,都是在官场、战场上滚油了的人精,见这股人马不好对付,兵马精锐,器械精良。大家硬上只怕是讨不到好处,便是有好处也是梁廷栋总督标营的,自己又何必为了他折损本钱实力。于是乎,守汉施施然的从天津一路急行军到了武清!

而梁总督在得知南中军连夜拔营往京师方向去了,竟然还派遣信使前来,命守汉留下火炮在营中效力方可往京城去。面对着这样荒谬的军令,守汉冷笑两声,将梁总督的亲笔书信撕扯的粉碎。

“我有两句话请你带给梁廷栋!”

守汉铁青着脸色朝着那被吓得面无人色的中军旗牌,此时,那旗牌也没有了趾高气扬予取予求的气势,好汉不吃眼前亏,保住命要紧!

“大人请讲,小的一定带到!”

“第一,老子这次进京,一来勤王,二来进贡,让天下人都知道,我大明,便是在绝域万里之外,也是有孤忠的!这点心思,又岂是你那狗屁总督能够随便驱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