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百八十五章 抬枪神教出世!(3/4)

列的兵丁,却是连一支火铳也无。

只是第三列的兵丁手中努力扶住了一杆看上去有一人多高的怪异火器,不令它被风吹得东倒西歪。在这列兵丁的前列,俱都是挑选的身高体壮之人,虽然所有的火铳兵身上连棉甲也没有一件,但是这一列兵丁却是很特殊的身着肩膀上特意加厚的棉甲,在队伍当中极为显眼。

在队伍最前面,则是一列手执细长木杆,身上挂着大号子药盒子的兵丁,却是不知道做什么的。

代善认不出是什么火器,但是在多尔衮身边不显山不露水的洪承畴却是有些眼熟这些火器。

因为,这些火器他在松锦战场上的明军阵营之中见过!

在明军当中被称作斑鸠嘴炮的便是!也有叫做斑鸠脚铳的!

这种火铳算是这个时代内径最大的火铳,达到了内径0.6寸(折算约19mm)的标准,按照现代划分枪炮的规则,它已经可以算是介乎于枪与炮之间的武器了!铳身长5.5尺(每营造尺约31-32厘米),用药1.3两,铅子重1.5至1.6两(约56克),大斑鸠铳弹重1.8两(68克,恐怖!)。

因为口径大,所以管壁就要更厚一些,所以,这种斑鸠火铳的铳身就更重,需要有脚架来支撑,因为脚架形似鸟脚,故而得名斑鸠脚铳、斑鸠嘴炮。但是,威力却也远胜普通鸟铳,与鸟铳和鲁密铳管细弹小的风格全然不同。当时澳门及广东能制造,海盗中有使用此种火器,官军也有少量装备,崇祯八年熊文灿运到北京的一批火器中,便包括此种火铳100门,辗转到了辽东战场,结果又为清军所获。

但是,这展示在众位王公大臣将领们面前的斑鸠嘴炮,却是没有支架,而且从两人一组发射,变成了三人一组。洪承畴却也是有些想不明白了。

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兵部武库司郎中,管理兵仗局诸事的陈板大,却是满面春风的从多尔衮面前地上站起身来,想来是方才奏报的时候,多尔衮夸奖了几句。

那边鳌拜手中令旗摇动,早已有神机营中兵丁在距离阵列前百步以上距离定好了木桩,在木桩上捆绑了数十头羊,羊被人立着绑在木桩上,不住的咩咩直叫。

“荒唐!距离如此之远,如何能够打得中?便是弹丸飞也飞不到!”稍稍的相度了一下距离,代善心中不由得鄙视起鳌拜来。

“列阵!准备!”

随同多尔衮前来观看校阅的而王公大臣们也有不少人在暗自耻笑鳌拜这个满洲第一勇士,忘却了本身的骑射弓马搏杀本事,却在这里丢人现眼的玩什么火器,你难道就不知道火铳能够打多远的距离?

鳌拜却不管那许多,只管摇动手中令旗。

随着一声声命令传下,站在队列前的三列兵士们迅速行动起来。

身着加厚棉甲的高大体壮兵士,用一块长约八尺,宽约二尺的厚白布折叠成条,裹住斑鸠嘴炮的身管,将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让棉布充当了身管与肩膀之间的隔离层。

手中举着细长杆儿的兵士,则是手脚麻利的从子药盒子里取出******和巨大的弹丸,用长杆儿将它们送入铳管之内,又细心的夯筑了两下,令他们接触的实在些。

在同伴完成了这一系列动作之后,担任射手的兵士则是看着长官手中的令旗用力向下一挥,便急忙扳开引药盖,肩抵枪托,对着照门准星,三点一线瞄准,右手扣动了扳机,蛇杆一沉,引药锅中火光闪现,随即一声巨响,枪身向后重重的一退,引药锅和铳口猛地喷出一股浓重的白烟,白烟中一道长长的桔红火焰闪亮耀眼。

距离射击队形一百余步的那排木桩上,顿时是血花飞溅,碎肉与木屑乱飞,不曾被打死的羊儿们惨叫声连成一片。

这一幕,顿时让刚才还在嘴角讪笑着,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