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二七三章 无能为力(2/2)

想到了,因为他们换位思考下,就知道换了自个也会这么干,但就是没法反驳啊,甚至连个好一点的借口都不容易想到。

如今唯一能想到的,也就是从商业上打击这个皇家印书局了,既然没有摆明车马,打出他李世民的名头来,私底下用点手段挤兑个竞争对手,完全是很合理的事情吗。

不是我们不给你这个皇帝面子,是你自个没说啊。

如果真个找他们借书,来扩大皇家印书局的名头,当然要想办法拖一拖,先用一些普通的典籍来耗一耗他们的实力再说。

不论怎么看,这皇家印书局都有点赔本赚吆喝的意思,或许只是他李世民为了威慑,或者找回面子,朝里面可劲贴钱在支持呢。

此消彼长下,就怕这皇家印书局挺不了太久啊。眼下且耗着吧。

可惜他们不知道,皇家印书局那边定下这个价格,已经是考虑到各种成本后核算出的价格,不仅不会赔本,还有得赚。

只不过确实有点公益性质的,所以赚的不多,但负担人员和场地以及耗材等等开销,是绝对没问题的,即便是以后规模进一步扩大了,也绝对不会出现赤字。

因为这里用的是大唐这会无人知晓,可后世无人不知的活字印刷术。

考虑到这时代的技术水平,慎独也是建议使用了泥活字,只要做好以后稍加烧制就成了,成本肯定比金属活字来的低得多,更重要的是墨的问题更好解决一些。

想要在金属上蘸上墨水,还要达到印字清晰,可不像看起来这么简单。

而泥字本身是有一定的吸附性的,对墨的要求相对还是要低一些,只需要在现有基础上稍加改进就可以了。

而这样的改进,后世宋朝时的毕昇一个人都能搞定,放到大唐这会,让李世民召集一帮子能工巧匠一同攻坚克难,还是可以很快搞定的。

具体的工作原理,但凡是个后世的人基本都懂,也就不需要赘述了,而这样的印刷成本肯定比雕版也要来的低多了。

只需要几个认字的排版工人,消耗掉的也就是一些墨水,和固定活字的药泥罢了,就算是活字不够用了,或者是损坏了,也可以随时再补充。

所以说世家中人指望挤垮这皇家印书局,也只能是奢望而已。论技术,论成本,都远远不及。

至于他们想到的其他应对方式吗,很快他们就会发现,李世民又哪会是那么容易被揣测明白的。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