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七章剑走偏锋(2/3)

候便是对将门发动致命一击的时候,相对于世家,将门则是更加的团结,这些将门几乎垄断了大宋所有的武将官职,但赵祯却动不了他们,将门的看家本领便是带兵打仗,排兵布阵,观察山川地理等等甚至连在何处安营扎寨都是不传之秘。

赵祯建立宗室军校便是为了打破将门的垄断!

军校的建立是必须的,培养高素质的军事人才对大宋来说迫在眉睫,大宋战马几乎不能自产,唯一的渠道便是通过贸易,而这样的贸易完全被辽人和党项人把持。

大宋只能采用以步制骑的战术,而步兵战术则路不开名将的指挥。

放眼朝堂,所有的武将都是出自将门,虽然手中有兵权但赵祯却处于被动,如果外族入侵,他必须要把兵权下放到将门的手中,否则何人领兵打仗?

靠文臣?文臣领兵就是个笑话!

除了极个别的文臣拥有军事才能,其他的上了战场便抓瞎。

所以赵祯才开设军校培养军事人才,他可以从帝国百科中找到所有教材,甚至连经典战例都不缺乏,打破纸上谈兵更是容易,军演和对党项人的小规模冲突都是培养人才的加速剂。

相比盘根错节的世家,将门相对比较好对付,老爹活着的时候用文臣把武将压制死死地,无非就是怕将门抱团在朝中形成气候,而自己要提高武将的地位当人要把将门打残才行。

老爹没找到彻底解决将门的办法自己找到了!

官家回京半月之后,整个东京城的人都在奇怪,为什么官家要下旨在封丘门旁的夷山上建造宏伟的建筑,看着将作监的人浩浩荡荡的带着工具赶去,不少百姓都一路跟着打算看看热闹。

但到了封丘门外的夷山之下便被禁军阻拦住,领头的虞侯道:“从今日起所有人不得再登夷山!”

“这是为何,难道官家下旨了?!”

虞侯喝到:“当然是官家下的旨意,连夷山上的开宝寺都搬到大货行街了,以后上香去那里吧!”

百姓一听连开宝寺都搬下了山便不再纠缠,但依然伸头观望,不少上了年纪的人更是叹了口气道:“我看这景象怎生如此眼熟,当年先帝修建玉清昭应宫也是这般规模宏大啊!”

“放肆!你见官家征用一个劳役了吗?只是派遣将作监的匠人前去修建一座书院而已!”当值的虞侯显然是听到了老者的话开口呵斥道。

一旁的人听了他的话连连点头道:“就是,官家可没征召劳役嘞!修建书院乃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你着老头就不要瞎扯了!”

老者被反驳的没有话说,老脸一红道:“官家修建什么样的书院,怎生要这么多的匠人?”

虞侯听了他的话反而笑了:“这也是我能知道的?去去去,反正你家儿子又去不了!”

半年的时间里陆续有禁军轮番的进入夷山参加书院的修建,赵祯确实没用一个劳役而是让禁军充当,每个月多补些兵饷便是,而且采用了多劳多得的制度,只用了半年的时间一座规模宏大的山城就在夷山上出现。

百姓纷纷感叹官家的厉害,在他们看来修建这样一座小城一般的书院最少要用两年的时间,没想到只用了区区半年。

书院完工的那天军械司的人全部入住其中,连将作监的兵器司都搬了进去,同时赵祯亲笔手书的匾额送到:大宋皇家军事学院

禁止转码、禁止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模式!

赵祯的话一出口下面的朝臣就炸开了锅,这是在对付将门啊!

文官的态度是乐观其成,而将门子弟则是脸色难看,官家这是在对将门出手!

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和他们之前的判断大相径庭,这半年的时间丁谓被官家调任三司使,并且对世家的粮食生意不断的打击甚至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