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四百四十九章 转折(2/2)

会是极大的负担,尤其现如今的齐国,到处都在等着用钱粮。

杨浩道:“爱卿无需担忧,进来,大棚之内的农作物,以收获了几批,爱卿作为户部主官,可有什么感想。”

“这个。。。回大王,大棚内的农物臣去见过几次,其中一些虽然产量不错,但没有真正的实践过,臣不敢妄言。”

“爱卿有此担心,本王可以理解,正好,前日,大棚那边送去宫中一批作物,本王亲自动手做了几个小菜,味道还不错,以这些东西的产量,推广至全国想来足以养活千万人而无忧。”

“这。。。大王此言当真!”

群臣皆有些不信的看向杨浩。

“来!把那几样饭菜马上来。”

宫女闻言,连忙端着餐盘上了大殿。

“诸位爱卿,这就是花生,土豆,番茄,诸位品鉴一番。



杨浩挥了挥手,示意宫女们那去让众人尝尝。

土豆没经过特殊的处理,只是简单的煮熟,而西红柿则是被御厨做了一道番茄炒鸡蛋,花生分为两种,炒花生与生花生两种。

大臣们将信将疑的品尝了这几种食物。

“诸位爱卿,觉得如何?”

杨浩笑道。

“大王,这些东西味道不错,尤其是那同蛋一起炒之物,甚是美味。”

少炎道。

“不错,这些东西果然与我中土之物不同。”

“只是,大王这些东西不知道产量如何。”

“产量惊人。”

杨浩道。

群臣顿时议论纷纷。

“大王,若果真如此,倒是可以在全国推广。”

“嗯,本王觉得此物甚好,在大棚之中,还有几种作物正在培育,只要成功,比这几种产量更高。

若是推广开来,将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众人听完,终于明白了杨浩不息花重金进行远洋探索的初衷。

接下来,杨浩又与群臣商讨了一些制定一些国策,完善了一些农业相关的制度。

“工部尚书。”

“臣在!”

“蒸汽机最近进展如何。”

“回大王,臣定幸不辱命,蒸汽机已经有了进展,密封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相信再有一段时间就可以进行初步的实验。”

杨浩点点头:“此事务必抓紧,如今我大齐铁路线已经铺设三条,进几年,冶炼工艺的改进,钢铁产量有了极大的提升,铁路铺设的进度自然会加快,蒸汽机的研制可不能脱了后退,有任何困难务必及时的上报,各部必须全力配合。

若是发现推诿扯皮之事,所涉官员缉拿归案交由有司处理。



“臣等领命!”

“好了!没什么事,就退朝吧!接下来几年是我大齐发展之关键时期,望诸位爱卿能为我大齐再创辉煌。”

“大王圣明!臣等恭送大王!”

洪武二十一年,注定是齐国不凡的一年。

秋天,第一批新作物在长安周边推广。

在官府的宣传下,长安百姓对秋天比之以往更加期待。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