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后方发生了什么(2/2)

所以,答应冒襄接管江北长林卫,实际上也是吴争狠下心在做改变,虽然还是不够果断,但毕竟已经在变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

吴争确实走不起身,因为清廷的使团,来得太快。

不得不快!

滋阳一破,向北的大门豁然开朗。

凤阳一失,河南全境就在北伐军和大西军两面夹击之中。

安东卫虽是个军事要隘,可它关乎着青州、济南,清廷京畿南向最后一道屏障。

其实清廷也很纠结,和吴争一样纠结,他们不想打这场关乎存亡的仗,可又不得不打。

他们下意识中希望的是,由吴争来帮他们下这个决心。

要知道,银子毕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这个时代,银子真不是万能的,因为它无法解决生产力低下的弊端,换句话说,大战一启,有银子也买不到物资了。

原来还好,冷兵器嘛,只要囤粮足就能打,可现在,清廷三年多时间连续两次强征兵员,先六万后十万,就算是国库丰盈也吃不消啊,何况清廷入关之后,就没有停下征战的马蹄。

掏空了国库不说,连带着榨空了一直依附于清廷的晋商,连带着北方各府的商人也遭受池鱼之殃。

清廷需要确认北伐军已经没有和谈的心思,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咬牙舍弃一切,来打这场决战。

苏克萨哈、索尼二人日夜赶路,到徐州时,差点就闪了二人的老腰,那一脸的痛苦和痉挛,让吴争忍俊不禁。

这场谈判注定是旷日持久的。

原因很简单,吴争至此同样也举棋不定。

北伐军已经有了继续北伐的战力,奈何后勤跟不上,可偏偏战局推进得非常顺利,眼见着整个兖州已经象个赤果的女子,向自己敞开了怀抱,是人都会垂涎。

原本吴争想和谈,稳定沿海积蓄力量,然后暗中支援李定国武器、物资,让大西军继续向北推进,打一场代理人战争。

可惜,大西军在汝宁府折翼,想要继续从云贵调兵,至少需要三、五个月,那时黄花菜都凉了。

代理人战争已经不可能了,那就得北伐军自己光膀子干。

可大将军府的底气,吴争比任何人都清楚,那就是不能输,一场败仗就能一江春水向东流。

打几场小战,哪怕是局部大战,吴争都可以果断决定,可打决战,没有必胜把握的吴争,能不患得患失吗?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