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26章 环县(2/4)

来,就从来没有人用这种语句和语气来和自己说话了,师高绿绮此语颇似现代女子对情郎的嗔怪方式。

师高绿绮也不再隐瞒了,道:“月明心中只有节度使一人,愿意和节度使白头偕老,但是节度使身边有一个赵娘子,还有无数其他女子,因而月明不愿意回大梁,这次她出门,虽说没有给我明说办什么事情,可是我知道,她定是去打听马车去了。这几天,她常常向军士询问到贺兰山的路途,也问过租马车的价钱。”

“糊涂,现在正是大雪纷飞之际,坐马车到贺兰山无异于找死。”侯云策猛地拍了一下桌子,道:“外出租车,定是要带着小清一起北上。月明小女儿心性,差点铸成大错。”

侯云策在正堂里走了几个来回,想到师高月明要带着女儿到贺兰山,心中不禁怒火中烧。

师高绿绮有些害怕侯云策发怒的模样,可是,看到侯云策发怒,又觉得他发怒地样子极有男子汉气概,让人觉得心中踏实,师高绿绮胡思乱想了一会,大着胆子劝道:“事已至此,月明也只有回大梁了,节度使最好为月明单独置一个院子,只要不必每天见着赵娘子,月明或能接受这个现实。对于月明和我来说,大梁实是凶险之地。”

侯云策深吸了一口气,挥了挥手。“西厢房有一罐药酒,是治伤良药,你去倒一小碗,抹在膝盖上,免得淤肿。”

侯云策来到书房中坐了许久,师高绿绮之言甚为平常,侯云策却不知什么原因,突然奇怪地想起了大侯朝的前朝的一件惨案。

前朝皇帝刘知远虽然有称帝之命,福份却并不厚,在皇位上仅仅呆了一年左右就死了。他与另一位大将陈勇关系很好,有通家之宜,临终时还对陈勇托以腹心,让其掌控兵权,与苏逢吉、杨邠、史弘肇等四人一起辅佐自己年仅十八岁的儿子刘承祐。

陈勇是枢密使又是节度使,常年带兵在外打仗,没有多少时间在朝中和皇家并没有矛盾,也没有做出格之事。

年轻皇帝刘承祐却和朝中的三位辅政大臣发生极为尖锐的矛盾,年轻皇帝不顾母亲劝阻,在广政殿埋下甲士。等到杨邠、史弘肇等人来到广政殿时,甲兵一拥而上,斩杀了这几位权高位重之臣。

年轻之君和权臣之间的较量本属寻常之事,只是年轻皇帝刘承祐手段过于毒辣。杀掉权臣之后,犹不过瘾,莫名其妙地把屠刀砍向了陈勇家人。陈家在京的人口,包括襁褓中的婴儿在内,无一幸免,被杀者包括:陈勇的第三任妻子张氏、尚在幼年地儿子青哥、意哥,未成年的侄子守筠、奉超、定哥,陈勇长子的原配之妻彭城县君刘氏。大儿子宜哥、没有取名的次子。

陈勇此时正率重兵和匈奴作战,闻此噩耗,只有率兵打回大梁。后汉因此而亡。陈勇由此建立了大陈朝。陈勇的子女全部在京城,被刘承祐全得干干净净。虽夺了皇位,却郁郁而终。

师高绿绮提到另置房产之时,侯云策脑海中冷不丁浮现出这段公案,出现之后就挥之不去,纠缠在侯云策的内心深处,“自己回到大梁之后,就不再是威震胡族的节度使,只是大梁一介匹夫,若把家人全部集中在大梁,若发生意外之事,难免被一锅煮了,师高月明就留在灵州算了,若真出意外,还可以多为侯家留一条根。”

想通了这个关节,侯云策来到卧室,看见师高月明睁着眼,就冷冷地道:“月明,今天这个举动实在既不仁不义不礼不智不信。”

师高月明喝了两碗韩淇所开的汤药,在下午申时,其高烧退了。侯云策坐在师高月明床前,给师高月明扣上了一个大帽子。

看着有些迷惘的师高月明,侯云策冷“哼”一声,道:“何谓不仁,陷侯小清于暴风雪中,随时有生命危险,这叫做不仁;枉称师高绿绮为姐妹,遇大事瞒着绿绮,这是不义;居然背着郎君想私自回贺兰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