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950回 普庵咒(一)(2/2)

才宣说的,而是在活着的时候宣说的,就是说,他那个时候,就已经有了八地菩萨的修为。

之所以有八地菩萨这个限制,那是因为,咒语的秘密只有八地以上的菩萨可以了解,而这位普庵印肃禅师,曾经自说一种神咒传给后人。因此,一般习惯叫它普庵咒。

这个咒语的本身非常单调而复杂,但念诵起来却很灵验。所谓单调,它是许多单音的组合,犹如虫鸣鸟叫,或如密雨淋淋,但闻一片浙沥哗啦之声,洋洋洒洒。所谓复杂,它把这许多单音参差组合,构成一个自然的旋律,犹如天籁与地籁的悠扬肃穆,听了使人自然进入清净空灵的境界。由此可知,真正的悟道证道者,能够了解密咒的作用,并自能宣说密咒的说法,并非是子虚乌有的事。

普庵,俗姓余,名印肃,号普庵,世居宜春县石里乡太平里,唐时,精通风水的司马头陀和尚,曾到此地,并留下一段话来,南山有个七星嶂,亥脉宜丙向,面前峰秀似悬幡,佛祖不为难。果然宋代的时候,余坊村一户余姓人家室内祥光烛天,隐现莲花,普庵出世了。

六岁时,普庵梦见有僧点其胸,醒来但见胸前有赤点大如樱桃,知非凡物,遂出家拜慈化寺正贤和尚为师

普庵善神术,屡屡为民禳灾去病,救旱抗洪。南宋嘉熙元年,因祈雨封“寂感禅师”;淳佑十年,因救旱加封“妙济禅师”;因禳疫加封“真觉禅师”。咸淳四年,又封“昭赐禅师”,大德四年,加“大德禅师”,皇庆元年加封“慧庆禅师”。明永乐皇帝评说普庵:“万行圆融,六通具足,端严自在,变化无方,哲学悟于群迷,普利益于庶类,如溥甘霖于 ,膏泽均沾,犹现满月于千江,光辉旁烛。”

。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