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六十四章 炮兵团到来与长枪方阵之议(2/3)

在马背上战斗、学习,等到他们成年之后,穿上铠甲,就是最灵活的骑手,最强大的战士。

只要长官一声令下,他们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知道他们该怎么做。

这一点,从戚继光时机延续下来的兵法战阵,就露出了他的缺点的一面。大明后半生的生涯,在出了个戚继光的这般名将之后,很多将军治军的思路,都是要学习纪效新书的。

尤其是九边重镇,更是因为戚继光曾经在蓟州坐镇的缘故,使用的模式是对鸳鸯阵改编,大规模的加大了火器营、车营和辎重营。

那个时候,敌人来了在长城上使用火器,或者用车阵即可。

那是因为敌人的实力太小,而且没有实质性的攻击力。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敌人在变强,而起不是一般的强。

尽管如此,徐梁也曾考虑过使用车营。甚至脑补过,使用战车组成车城的想法。如果组建成车城,配合庞大的火力,防御力将会得到极大的增强。

从大明的战绩记录可以了解到,只要火器的配备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就可以对敌人造成足够的毁灭性打击。

戚继光坐镇蓟辽时代,因为有张居正这个能臣的支持,火器的配备是百分之四十四,而且没有劣质火器,可以算是大明军队最后辉煌的时期。

每逢交战,可以做到炮声连绵不绝,让敌人心神俱裂,不敢交战。

而眼下徐梁的军队,还是属于冷兵器时代,如果除却炮兵团之外,还有些团属的热武器,以及大量的一窝蜂,火器配备不到百分之三十。

“没有足够的火器,肯定不能使用车城。”得知徐梁的想法,李岩直接摇头道:“根据戚继光的战法,他的车城依靠的是强大的火器,我们的火器精良,但是生产力没有跟上,没有庞大的火器基数,便不能形成完美的防御,我们如何抵御对手?当日当日孙督(孙传庭)的火车营在郏县败绩,也是因为天雨连绵,废了火器。陛下曾说过的长枪方阵,倒是个不错的主意。”

高燕作战经验丰富,“长枪方真不错,参谋部也做过推演,可以大规模的使用,最关键的是,训练方便简单,而且后勤压力不大。”

如果只从训练速度和后勤压力来看,现在使用的任何一种军阵都比长枪阵要复杂的多。要知道长枪阵可是从古至今一直在使用的东西。

这长枪阵不跟眼下使用的火器部队似得,需要士兵有足够的技能和觉悟,只需要一窝蜂的往前冲锋就行了。

徐梁也了解过很多军阵,结合自己的作战经验来看,不论是东西方,在冷热武器交替的时代,长枪方阵确实有他存在意义。

“做不到宋朝那般富有,但是以长枪为阵,便也可以以人为城,做到车阵的效果。尤其是我们在抚恤做的好的基础上,士兵对我们也有归属感,敢于效死力,比起之前的长枪方阵会更加强一些。”高燕说道。

“没有足够的火器配备,还是无法保证对满洲人的打击。”徐梁总结道。

“陛下,无论是辽金骑兵,还是如今的满清骑兵,都有不冲阵列的规矩。”李岩是好学之人,尤其是管理军校以后,读的书更加多,而南京的资料也齐全,让可以更好的了解古往今来的作战记载。

尤其是宋朝的作战史料,非常详实,让他大开眼界。他敏锐的发掘出,宋金、宋夏战争,颇有值得借鉴之处。

后人常因为两宋的岁币、求和、天子北狩,以为宋朝的军力衰弱,而称之为“弱宋”。其实仔细算算对外战争的胜率,北宋比大唐甚至还要高一些。

“臣以为,”李岩道,“效仿宋人以重甲装配步兵,持以长枪,列成方阵,徐徐推进。方阵之间辅以火炮、鸳鸯阵、弓弩手,以及我们自己的骑兵阵列,足以击溃满清的马步甲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