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百二十八章 阎应元的建议(2/3)

李岩微微一愣。道:“陛下,那些学员尚未经过战阵,说得难听些,都是纸上谈兵之辈。”

参谋学院成立的时间不长,主要是针对文化水平比较高的读书人,除了军队中表现出天赋提干学习的,更多的则是地方的秀才和巨人,李岩自己就是读书人,按照他的了解,这些读书人,打仗什么的,可能都是副业,他们的主业多半是吟诗作对,琴棋书画。

之所以他们参加参谋学院,多半是被当下流行的尚武之风给忽悠了。

是故,这群人在李岩看来,都是些纸上谈兵的家伙,按照规定,他们即便是在参谋学院毕业了,也要在基层呆上半年以上,才有资格成为一名最基层的参谋。

“能在满清和李闯的眼皮子底下活到现在,你以为那些义军都是些好说话的?”徐梁说道:“咱们派去的人若是有本领夺权,就不会是泛泛之辈,若是没有本事夺权,让他们在基层锻炼,也不怕他们纸上谈兵。”

李岩何等聪明的人物,顷刻间便明白了徐梁的意思。

当下心悦诚服的说道:“陛下所言甚至,让他们去见识见识前线的残酷,才是真的。”

“是这个道理,这群参谋学院出神的家伙,日子过得太自在了,上次听打眼儿说,很多人连拼杀都不合格,被他全都给轰走了。”徐梁没有李岩那么高的期望,他甚至怀疑这些参谋到了山西,会直接被当宝贝供起来,想要去基层锻炼机会都不大。

但总归陕西条件比自己这边儿艰苦,锻炼是肯定能有所收获的。

说着说着,李岩忽然笑得有些诡谲,道:“秦督怕是不日就要到太原来了。”

“哦?你们武人之间还经常私下在串联么?”徐梁玩笑道。

被徐梁这么一问,李岩当下万分惶恐。他在李自成那边儿过得就是心惊肉跳的日子,经常被李自成忧虑的也是此事。

当下解释说道:“是总参下属的军情七处得到了东厂的通报,秦督五日前已经离开了济南行在,说是来太原行辕了。”

“东厂怎么会去关心秦督?你们跟东厂又是怎么瓜葛上的?”徐梁好奇的是这个。

厂在新明控制区域,只负责反间谍工作,针对的是满洲、闯逆的奸细,更直接地说是针对山西籍贯的商人。他们为什么会关注大都督府?

这可不是他们的职责。而秦良玉要来行辕这种事,也的确该先行请示一下。

当然嘛,在这个通讯条件全靠人马传递的时代,也不能在这点上苛责秦良玉。理论上说,大都督府提督四总部的都督都应该跟随行辕,到底皇帝是这支军队的灵魂和大脑。

只是因为秦良玉年纪太大,都不能承受漫长的征伐之苦。

李岩听皇太如此一问,连忙解释道:“此说并非正规报告,只是情报员之间的交流提到的一则无关消息。”

徐梁一时不能确定:情报员如此八卦到底是件好事还是坏事……若是加以严令,恐怕日后有价值的情报交流会受到阻碍。

“至于东厂,已经与我部军情七处合作多次了。”李岩道:“他们时常会有山贼土匪的消息,需要调动多地巡检司和乡勇加以剿灭,其协调关系只有我部来做。”

巡检司和乡勇仍旧属于军队体系,需要兵部出调令,总参谋部凭调令下发军令。巡检司和各县乡勇只有拿到了军令,才会根据军令行动——往往是服从当地县令或是县尉的指挥。

这个程序是根据各部门的职责规范自发形成的。这也是管理学的乐趣所在,如果发生职责不清的情况,执行程序就会混乱,也意味着设计者在某些方面有所欠缺。

徐梁听了李岩的汇报,脑才将这条线走了一遍,发现除了最后执行阶段有些小问题,之前竟然也算是运作良好,不免略略得意。至于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