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五章 东角门之议(2/2)

才干与景隆表哥的英姿都是上上之选,黄师傅持续。”

黄子澄自得一笑,持续道:“再有兵部侍郎齐泰,也知兵事,有儒将风范,洪武二十八年,圣上召其问天下兵事,齐泰对答如流,圣上称之善,太孙殿下也可重用齐泰。

武将当中上有老将长兴侯耿炳文与武定侯郭英,下有圣上的义子平安平将军,此三人皆战功卓越的虎狼之辈,且对朝廷忠心耿耿。如此多的精兵强将,殿下何足忧?”

黄子澄一介书生出身不知兵事,只会侃侃而谈。

耿炳文与郭英固然都出生进死、以战功封侯,但他们都是追随老朱一起起兵开国的元勋,此刻他们的年纪都在六十四岁以上了,可谓是渐渐老矣。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尤其是六十多岁老人,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像在黄忠那样,胡子白了还能领兵出征,定军斩夏侯。

用耿本文和郭英这样的老将守守城防、负责一下后勤还能胜任,黄子澄以后还想依附耿炳文他们这样年纪的人领兵出征……对上一般人还行,对上燕王这样战场上的天才,却是纯属找逝世。

黄子澄将两个老将排在英勇善战的平安之后,便为后来的靖难之役埋下了深深的祸患,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此刻朱允炆却是将黄子澄的这番话全都听了进往,徐辉祖、李景隆、齐泰、耿炳文、郭英与平安的名字被他逝世逝世地记了下来。

三好学生朱允炆对于老师黄子澄的话,那一直是特别上心的,这些人的名字连次序都一点没有记错。

甚至他还在心里重复默念:徐辉祖、李景隆、齐泰都是帅才可在朝堂之上帮本宫掌控天下,执掌兵权;耿炳文、郭英与平安是将才可领兵冲锋陷阵。

可怜的平安连朱允炆的面都没有见过,就由于黄子澄的一番话,在朱允炆的心中,排到了最后。

默念到永远都不会忘记之后,朱允炆才说出了自己一直想说的话:“黄师傅可敢明日当殿向皇爷爷提出削藩?”

黄子澄躬身道:“子澄愿效逝世力尔!”

“好!”朱允炆大喜:“黄师傅,届时还请您……”

朱允炆用极低的声音在黄子澄耳边嘀咕着,黄子澄拈着胡须,不断地点头。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