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321章 血染京师(2/3)

宫里等啊等,等她的少将军平定北方,班师回朝的那天迎娶她。

将军府都知道哑女是少将军的妾室,可对外,哑女都是丫鬟的身份。这是为了保护哑女。

人人皆知,皇帝最宝贝的小公主倾心少将军。不光是小公主,京师里的贵女,没有不倾心少将军的。他面如冠玉,文韬武略样样精通,上马能杀敌,提笔能做诗。

不光是贵女,未出阁的姑娘,都爱慕少将军。

别看少将军从小在军营中长大,很少回京师。可他不但爱玩,他也会玩。不是像他父亲那样,刻板又循规蹈矩的武将。少将军一回到京师,就会呼朋唤友的玩乐。

他爱玩,也会玩。脱下那身铠甲,他也不过是个二十出头的少年郎。风流却不滥情的少将军在遇到哑女之后,一下子就收了性子,更沉稳了。

因此,将军夫人和骁骑将军都很喜欢哑女。若不是小公主的缘故,将军夫人都准备张罗让少将军娶妾了。

骁骑将军和将军夫人不在意哑女的身份,但少将军的正妻,由不得将军府做主,皇帝说了才算。就算娶了哑女,也只能让她做妾。

可哑女不在乎这些,哪怕一辈子给少将军当丫鬟,她也愿意。只要能让她陪在少将军的身边。

少将军的戏份,基本上到这儿就结束了。

他就是个工具人,用来推动剧情发展的。探子是少将军抓住的,引出了朝堂之上的宰相叛国通敌。剩下的戏份,主要就在皇帝和骁骑将军身上了。

就连宰相的戏份和出场时间那都比少将军多。少将军跟哑女在京师的游玩,几个镜头也就表达了。至于少将军救哑女的戏份,十分钟之内就能结束。

之后,骁骑将军一番调查,却始终拿不出过硬的证据。眼看北伐的日期将至,骁骑将军向皇帝谏言,北伐不该这么心急,应该再等等。

可皇帝坐稳江山已经太多年了,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和将士同吃同住的少年天子。他开始刚愎自用,骄傲自大。北方敌国一直是他的心病,又是他称千古一帝的绊脚石,他太渴望北伐的成功。

骁骑将军无可奈何,只好主动请缨。朝堂之上的宰相已经通敌叛国,若没有他亲自挂帅,少将军镇不住宰相。也安不定军心。

皇帝允了骁骑将军,由他做主帅,少将军做副帅。上阵父子兵,皇帝在京师等着他们父子俩胜利班师回朝,将小公主赐婚给少将军。

骁骑将军出兵之前,仔仔细细的安排好了朝堂之上的事情。由他做主帅,只要粮草得到保证,就算宰相通敌叛国也左右影响不了战局。

北伐是大事,也是大功一件,皇帝自然要给太子铺路。经过骁骑将军的推荐,便将负责粮草的差事交给了太子。

太子虽然是皇后的儿子,可并不需要担心太子与宰相沆瀣一气。天子百年之后,这江山就是太子的。江山都是他的了,他没有必要做这样的事情。

将粮草大事交给太子,骁骑将军才放心。

战线紧张,大战小战摩擦不断。

骁骑将军忌惮通敌叛国的宰相,不敢大举出兵。只是小规模的试探,交锋。

宰相在朝堂之中,斥责骁骑将军太过小心谨慎,不该如此小心翼翼,应该大军压上。同时,朝堂之上还流言四起。

都说骁骑将军老了,胆子小了,怕死。所以才这样小心谨慎,不敢大举出兵,只敢小规模的试探交锋。

皇帝表面上下旨斥责骁骑将军,私下里却给骁骑将军传了密诏。要他别管朝堂之上的流言蜚语,也不要管那群文官如何说。朕非常信任骁骑将军,朕将三军交付给骁骑将军,便一切都听骁骑将军指挥。

尽管皇帝非常信任,但流言蜚语还是止不住,愈演愈烈。骁骑将军只能隐晦的向皇帝说明了朝堂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