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三章丨夜分乃寐(1/2)

“人不信任,由政之不平也,政之不平,吏之罪也。”————————【亢仓子·政道】

依汉制,除了尚书台需要每夜留人值守以外,承明殿两旁的庐舍内也要安排随从大臣每夜轮守,以备传召。

在这四个人里,除了黄门侍郎射坚由于王斌的关系,得以被天子亲近以外,其余三人,天子只是粗略的知道他们的履历而已。比如刘艾,河内人,原是陕令,由于交结董卓得以成为太师府长史,备受亲信。由于脱身得早,又参与王允诛董大计,为其转达情报,立下汗马功劳,董卓逝世后,其侄子侍中董璜被杀,王允为了酬功,同时也是为了监督天子,特拜刘艾为侍中。

天子固然不爱好王允在身边安插亲信的任命,但出于麻痹王允,让其自大,多方树敌的目标,他还是捏着鼻子认了下来。而刘艾低调谦虚的作风,和深厚扎实的学识,很快就博得了天子的好感。在天子眼中,刘艾在怎么也是汉室宗亲,当初委身事董的时候都有良心心,敢于刺董,这回固然投身王允门下,只要找着机会,未尝不能收买一二。

至于两个尚书郎,尚书郎吴硕,为人狡猾,好投机钻营。董卓得势,他就投进董卓门下。王允诛杀董卓后又立即倒向王允,谄谀逢迎。当初蔡邕下狱,尚书台摄于盛名,无人敢拟诏,唯有吴硕亲身拟写了将蔡邕下狱论罪的诏书,并将此当做了给王允的投名状。

与之相比,另一个尚书郎就正直多了,潘勖,字元茂,荥阳中牟人,是尚书台二千石曹下侍郎,参预司法诉讼等事务,聪敏有才,又通晓国朝典章故事,又正是二十六七岁的年纪,可谓是年轻有为。

内谒者令李坚在殿外一传就到,他掌管内外传旨通报之事,凡是天子召见大臣,都由其转达引见。穆顺一人得道,过往相识鸡犬升天,各获官职。李坚比穆顺年长二十余岁,曾是孝灵天子的西园宣传,擅长《鞞舞》,孝灵天子爱好文艺雅乐,西园宣传就是他常在西园游玩时组建的一支乐队。

后因遭乱,他随洛阳余宦迁往长安,由于在穆顺危难时对其多有照顾,穆顺发达后将其视为亲信,向天子举荐为内谒者令。

他从外面小趋着近前来,跪下稽首道:“国家唤奴婢有何吩咐?”

“我见着月色还不错,起了些兴趣,想找人说说话。你往承明庐和尚书台传旨,宣黄门侍郎射坚,尚书郎潘勖二人来见。”天子看在王允的面子上,感到不能太冷落吴硕,免得吴硕在怀恨谮言;“尚书台不能无人值守,尚书郎吴硕值宿中台,劳苦可嘉,让太官令孙笃送些膳食过往。”

承明殿在未央宫北,距石渠阁不远,历来是著述校订经典的处所。而承明庐是承明殿旁边的小屋,专供值宿的侍臣居住。黄门侍郎射坚还处于睡梦之中,在以往天子从未深夜召见过值宿侍臣,所以这让射坚在接到传旨时有些措手不及。好不轻易更衣梳洗,警惕不吵醒隔壁房间的侍中刘艾后,随着李坚来到宣室,见到天子正在与尚书郎潘勖相对而坐,不发一言。

射坚很不适应此时为难的气氛,他赶紧近前,在离天子还有几步远的处所跪下稽首:“黄门侍郎臣坚叩见陛下,奉诏来迟,还看陛下恕罪。”

尚书郎潘勖比射坚早来一步,所以天子与他先说了会话,聊得也不是别的,正是近来引起各方关注的蔡邕案。

正在与潘勖说到要害之处的天子注意到了射坚,他嘴角含笑,神情奕奕。

果如内谒者令李坚所说,天子确是失眠睡不着,想找人说话:“承明庐距宣室少说也有段路程,就算乘车也得消费一些工夫,何况我又是深夜宣召,你来的迟些也不打紧。你且起身,近前说话,刚才潘郎与我说起蔡中郎进狱一事,认为其虽有阿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