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十八章丨钻营冀望(1/2)

“侥幸恩赏之蕃庶,冀看非常之盛典。”————————【齐东野语·嘉定宝玺】

固然如今这个小天子看上往颇为聪慧,但到底年纪还小,必须得依仗外戚来替他掌权、替他制衡豪族出身的大臣,这是几百年来约定俗成的规矩。

再说了,一个小天子哪怕是有些聪慧胆识,又能如何?毕竟不过是个孩子罢了,这是董承当前的想法,但他转念又想到自己固然也算是外戚,但到底比不得王斌与天子更为亲近,今后若是要做大将军,王斌就必定会成为他的劲敌。

董承固然应下了王斌与种邵所提出的请求,全力促成此次让凉州将校回顺的事情,但他看向王斌的眼神中却隐隐带着一丝敌对:“不知众将回顺以后,我等将如何安排?”

“李傕、郭汜、樊稠三人各拜将军,封亭侯,其余诸将拜中郎将、校尉若干。”王斌答道,停顿了一下,与种邵两人对视一眼,复又说道:“至于将军你,则暂时拜为辅国将军,与李傕等人同列。”

怕董承不满,王斌立即补充道:“将军且放宽心,若是将军高出他人一等,难免会使众将不服,所以还请将军委屈一下。”

董承假意不悦,道:“这要委屈到什么时候?”

“待众军安稳之后,将军自然就会得到陛下追恩董氏的封赏。”种邵代为解释道,见董承仍面有疑色,他想起天子的吩咐,固然不愿,但还是狠下心来说道:“将军虽是陛下外家,但关系到底疏远了一些,不知将军家中可有适龄女眷?如今长秋未立、中宫空虚,将军不妨稍作考虑?”

董承家中确有一女待字闺中,与天子年纪差不到哪往,他眼前一亮,顿时被种邵这个建议所感动:“董氏与汉室早有姻亲,如今固然疏远,但为表国家恩泽,当亲上加亲。我正有一女,年纪十五,虽无国色,但也堪称贤惠,正好可以进宫侍奉国家。”

“好啊,好啊。”王斌全然不觉这么做会有损自己今后的权势,天子对权利的渴看到了怎样的一个地步,他是再熟悉不过了,就连王允这样的权臣天子都不容许他涌现在朝堂,更何况是一个要比王允还强势的外戚大将军呢?

董承把女儿送进宫,固然可以借此获得进身之阶,但若是想借此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那是想都不要想。

王斌并不认为董氏女进宫会给自己造成影响,但他的附和在董承眼中倒像是迫于形势的示弱:“既然如此,不如就由我等代为上表,待此间事了,便纳将军之女进掖庭。以后择立中宫,老夫当努力相助。”

董承还道是朝廷有求于自己,盼看自己往说服李傕等人来降、并且想借助自己束缚部队,所以才会做出这么多的让步。

他欣喜之余,哪里还能想到此中的疑点?譬如为什么蔡邕没有跟李傕照实说朝廷是天子当家、为什么在王斌口中那么聪慧的天子会容许让自己做大将军。

这些都是需要仔细揣摩的疑点,而董承现在心里只有梁冀、窦武这些先辈的光辉往事,哪里还顾得上这些细枝末节?

辞别了王斌与种邵之后,董承便回到自己的房舍中,此时他兴奋莫名,怕人看出端倪,故而无意回到前厅与张济一起作乐。

他安坐在房中,努力静下心来思考该怎么提升自己的权威,好迅速折服朝中大臣,为其所用。

身为董太皇太后的侄子,曾经的外戚之家,他当然知道自己想要把握住权势,首先要做的是什么。

那就是军权,没有军权的权臣就是无根之萍,王允没了吕布手下精兵的支撑,转瞬间被诏旨撂倒,就是最好的佐证。

自从答应王斌等人的请求之后,王斌也适当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