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05.力所能及(2/4)


“嗯……大概是吧……”

其他人也觉得这样的解释比较合理。

“而且就是一首口水歌,也没什么。”也有人酸道。

所谓口水歌,是指听上去比较容易上口,比较容易被传唱的歌曲。

这种歌曲旋律比较简单,放在哪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在“口水歌”中,其实也有好坏之分。

比如之前于跃看不上的周毅,于跃就一直看不上他。

虽然于跃自己的歌都是抄的,但是你们有本事,也抄歌呀!

周毅本身属于二三流的歌手,创作出来的旋律没什么特点,自己的经纪公司又不是什么大公司,能够把周毅捧成这样已经算是花了大力气了。

而他自己创作出来的歌词,又属于写的比较尴尬的这一类,所以以至于到了后来,公司都不让他自己作词了。

这一类的歌手,就特别容易遭到被说成“口水歌”的攻击。

这种歌曲可能在娱乐匮乏的年代,风靡一时。但是随着时间的洗礼,人们的口味慢慢的成熟,品味慢慢的提高,这种歌曲、甚至这种歌手就会渐渐淹没在茫茫的歌海和人海之中,再也没有消息。

可能若干年的某一天,你在某个火车站的宣传海报上,看到“xx之夜”的大型歌舞表演的海报上才能看到几个歌手的照片堆在一起,然后他是其中的一个陪衬。你这才恍然的想起,原来还有这样一个歌手在自己的记忆中。回头想想,他当年的那首歌,还真是写的很烂,自己怎么当年就喜欢听呢?

而如果歌曲的歌词写的比较好,或者歌词比较有意义,能够深入人心,那至少算是一个好作品。

甚至能够传唱很多年,成为经典。

而于跃抄的这首阳光总在风雨后,就是属于比较有意义的歌曲。

在另一个世界里,到了9102年,虽然很少有人会专门去听这首歌,虽然很少有人在ktv点唱这首歌,但是小到公益事业,大到发生灾难,人们会很容易就想起阳光总在风雨后或者感恩的心、明天会更好等一些传唱度比较高的公益歌曲。

所以,这些经典的公益歌曲,是不会被人们轻易所忘记的。

或者说,公益歌曲其实更加的适合“口水”一点。

这些大学生明显是在酸于跃的歌曲比较“口水”,好像他们只要想去写类似的歌曲,就能够写出来一般。

这种事情于跃就更加不会在意了。

你们能写出来就写呗。

写出来又能如何?

能把它唱火了才是本事!

就像如果没有中国好歌曲这档节目,野子悟空当你老了等优秀歌曲,说不定永远就是一个藏在作者心里的一首歌曲。

如果没有明日之子,毛不易可能只是一个平凡的人。

如果没有尚雯婕,那华晨宇可能只是一个躲在房间里,写一些奇奇怪怪的无字歌曲的孤僻男孩。

况且即便是尚雯婕,不也是从超女的舞台中走出来,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歌手吗?

而在这个没有什么像样的选秀节目的时代,你写了一首歌,那就只是写了一首歌。

而已。

如果没有玉音音乐网的渠道,如果没有李静的人脉圈,即便是于跃有着一个世界的歌曲,也不知道得花多久的时间,才能在人海中脱颖而出。

可能加入一家经纪公司,被公司剥削着各种利益,背负着公司的各种应酬和人设,才有机会发专辑。

也可能是在不知道多少年以后,才会出现的选秀节目中拔得头筹,开启他的歌手之路。

因为在没有得到社会的验证时,你的歌曲再好,也只是个未知数。

所以说,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