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九章 对群臣的思想改造(2/3)

承乾见群臣都不明白便直接道:“长安城各坊的排水沟都是明沟,每年春夏秋三季水沟的污水臭气熏天。

不但使得长安城环境恶劣,还招来许多蚊虫苍蝇。

这些虫蚊虫苍蝇又能传播各种疾病,对长安百姓有百害而无一利。

所以孤王就想烧制一批这样的陶管埋在水沟处,让污水都从这样陶管里流到城外的田地去。

如此一来长安城也不会再臭气熏天了。”

在唐时长安城里的污水都是生活污水,里面基本没什么化学物质,通过陶管流出城外湿地过滤用在农田没有任何问题。

薛大鼎听了慢慢点点头道:“太子殿下真是一心为民啊,只是太子殿下您刚免了长安万年两县的租庸,朝廷哪有丁役烧制陶管修建渠道啊”

这句话一出来殿里立即有大臣就要站出来反对,轻徭薄赋是中国古代儒家文官的追求。

“启奏太子殿下宵夜都已经准备好!”老鬼恰在这个时候进来。

“快上来吧!”

宵夜很简单就是每人一碗青菜鸡蛋面。

李承乾用筷子搅一搅碗里的面,不无感叹地道:“现在很多人都说大唐强盛了,不知道刚刚回去的百姓们有没有一碗鸡蛋面吃。”

群臣一听皆是无语。

想到若是李世民身体好好的,像信今夜平叛成功,怎么也得请文武百官开宴庆贺,

珍馐美馔流水一样端上来,大家连欣赏歌舞边开怀畅锻饮才是正理。

你倒好吃一碗面条还说这话,难道老百姓没有一碗鸡蛋面,我们也不吃了

就在一些大臣心里发牢骚时高季辅放下面碗走了出来。

只见他走到大殿中间朝李承乾郑重一礼道:“太子殿下一心记挂百姓衣食臣甚是感佩,故斗胆请太子殿下免去工部烧制陶管,减轻长安万年两县百姓的徭役。”

殿里群臣闻方不由都为高季辅捏一把汗,现在可是李承乾威望最高的时候。

而且谁都看的出来李承乾要修下水管道,就是为了在长安城留下自己的印迹。

不说下水管道的修建确实是有利于长安百姓。

就是李承乾为了体现他的存感也不会罢去此事的。

果然李承乾闻言脸色顿时沉下来了,禇遂良忙走出来道:“太子殿下高舍人也是尽臣子本份,您”

李承乾抬手打断禇遂良,看一眼群臣淡淡地道:“孤王说过免除长安城百姓的租庸就不会出尔反尔。

诸位先把碗里的面吃了,然后孤王再告诉你们怎么做。”

说罢便开始低头吃面。

禇遂良忙示意尴尬的高季辅一同退下。

一碗面条很快都吃完了。

李承乾见群臣都放下筷子,便淡淡地道:“传孤王旨意,荆王谋反一案由许敬宗和李义府汇同大理少卿辛茂将审理。”

李承乾说的三个这里只有许敬宗在,他忙出列道:“臣遵旨!”

李承乾淡淡点点头接着道:“叛军除主要人犯外,其余从属都交由工部看押,并责令烧制陶管赎罪。”

群臣闻言不由都是一怔,像今夜这样n,主犯斩首没什么说的,从属兵将、家奴等人最重也就是发配边疆。

但是除了明确罚为苦役的,没有在审问时就令其作苦力的先例。

不过这确实是一个办法,所以群臣也都没有吭声。

薛大鼎出来行礼接旨。

李承乾接着对百官道:“长安城内修建下水道,由全包括孤王在内的全长安人一起劳动,各家至少要把自家附近的下水道挖出来。”

“臣等遵旨!”群臣全部起身领旨。

没别的,李承乾都说自己要干活了,他们也逃不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