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九十一章 不合四六(3/3)



这也是初唐的一个特色,唐朝皇帝的旨意有诏,制、敕等这些要下去都要通过中书省拟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一些旨意是可以直接封还的。

但皇太子下的“令”,亲王下的“教”审核却相对宽松,这是武德年间留下故事,在武德年间李渊对政权把屋较松,大权落在三个儿子手里,所以当时李建成的‘令’李世民和李元吉的‘教’并行于天下,十分混乱,地方上究竟听谁得就看谁有本事了。

所以现在李承乾能够绕开中书,门下直接下‘令’也是得益于当时留下的传统。

这份太子“令”应该是自武德九年李建成死后第一份由皇太子独立下的正式的‘令’。

高仕廉一问,满殿大臣都看向李世民,东宫这份涉及天的谕令到底执行不执行?

李世民看着大臣关切的目光,又看看李承乾。

李承乾此因为伤口一动到就会隐隐作痛,坚持了几个小时了脸色有些苍白。

在李世民看来这封谕令直接执行显然是有问题的,但是李承乾所提出的问题也必须解决。

还有他刚下旨允许李承乾参政,如果直接驳了李承乾的谕令,那对李承乾威信也是打击不小。

李世民几经思量,才装做不屑顾地道:“这篇谕令连四六不合如何下发,待太子和中书省重拟一篇合于四六的谕令再行下发。”

四六是指的是文体,就是要有四个字和六个字的句子组成的骈体文。

李世民不提谕令内容,直接说是文体问题,这就给下面的大臣很大这个想象的空间。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