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十八章 上当的长孙无忌(2/3)

等遵旨!”东宫诸臣一致领命。

只有诸遂良犹豫一下道:“太子殿下还是应该早日请回长孙大人才是。”

李承乾闻言叹口气道:“自然是要请舅舅回来的,只是舅舅的心结怕一时难以解开,先让他歇息几,到时候你们也都熟悉了政务,他来主持平章院才能不惹他生气。”

众人一听心里暗道:是啊,看长孙无忌刚才的态度,难保他回来后不找众人的茬。

李承乾看众人神色就知道这会儿已经没有人愿意长孙无忌再回平章院了,便淡淡地道:“别的都不用管了,现在当务之急就是先把这里的差事办好了,若事差事办好了自然什么人的谗言都不怕。要是差事办不好,人家说诸位不是卿相之才,那到时候……”

李承乾说的很明白,差事办好了不用担心长孙无忌告状,差事办不好不用长孙无忌告状,一句‘不是卿相之才’以后再也别想入进入宰相的行列了。

众人闻言都是一惊,这里头除了萧禹和苏定方其他人都算是年轻人,现在就在东宫行宰相之权,若把握好机会那以后的前途……

“谨遵太子殿下教诲!”众人齐声道

当然这些人努力起来,他们的办事能力是不用怀疑的。

诸遂良、许敬宗、都是为官多年且又一直在中朝廷中枢打转,对于各部政务并不陌生,加上本身才学极高处理起政务都能得心应手。

郝处俊和李义府虽然年轻些,资历浅些但是这两个人也都是人尖子,学习能力极强,除了头一天对不政务不熟外,之后也正常处理各项事务。

苏定方在军中浸淫多年,又是兵法大家让他处理涉及兵部的务庶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只有任雅相虽然也为官多年,但是因为民部事务本就繁重,且原民部唐俭不理政务,民部的事务一团乱麻一样,所以起初任雅相的事情是和李承乾一起办理的,在这期间任雅相跟李承乾学了不少数学知识,四五天后也就渐渐的适应了。

因为年前李泰造反,所以李世民也没有心思过正月十五的上元节,除了朝会政务,这些天基本没有再见过外人。

李承乾就在东宫督促平章院的众人开足的马力处理尚书省年前堆积的政务,他们的速度竟然比各部送交奏疏和反馈结果都快。

各部因为处理过慢或反馈处理结果过慢几次都被李承乾下令训斥,弄得尚书省六部都狼狈不堪,各部下面的一些书吏、员外郎甚至个别郎中、侍郎都私下对东宫平章院生出不少有不少怨言。

李承乾一边盯着原来东宫里的事情,一边处理朝政日子过很充实,当然也不能忘了长孙无忌,隔三差五都派人去问候一声,有时还送些东宫种的芽苗菜去。

东宫插手朝政越来越顺,但是加封郝处俊、许敬宗等人大学士的奏疏却一直没有批下来。

而且长孙无忌因病一直在家的事李世民也一无所知,李承乾不知道是谁替长孙无忌隐瞒的,但是李承乾却不想这样一直瞒下去。

于是正月二十这一天,李承乾带着李治和晋阳公主,摆开皇太子仪仗亲自往长孙无忌府里探病。

长孙无忌本来没有病,但自从那日从东宫出来又气又恼,身上便有些不爽快。

原来还想着李承乾带着一群菜鸟处理朝政必错漏百出到时候自会亲自登门来求自己。

只是一连过十多天过去,都是东宫内侍来府问候病情,长孙无忌不由起了疑心,往他舅舅高仕廉那里一打听,原来近来东宫处理朝政不但没有出错,还把很多积压政务都给清理了,而且李承乾雷厉风行各部不敢怠政,短短十多天朝中竟让他整的政令通达了很多。

长孙无忌一听这个就急了,这样一来他就没有理由再回平章院了,而且这些天他也仔细想过了李承乾这么做,大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