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公元189年(2/3)

不过呢,这些和小陈恒暂时没什么关系。

五月份的时候,陈太公的身体好转,便开开心心的张罗着给他定个亲事。陈家人丁单薄,还是早做打算,到时候提前冠礼吧。

陈太公心里想着,让陈伯物色陈留郡内门当户对的人家。但不久刘宏大帝驾鹤西游的消息传到了陈留,就做了罢。

国丧期间,谈婚论嫁,终究不是士人所为。陈太公叹了口气,不敢冒天下之不韪,却是让小陈恒也松了口气。

他才十三岁,还真不想将播种计划提上日期。

憋屈的陈到也终于回到了陈家乌堡,在小家主一点都不责怪的眼光中,再次热情高涨的投入练兵中。他还带回了蔡邕再次被征召的消息。

嗯,不是被天子刘协,而是把持朝政的董卓。

虽说蔡邕以身体有病拒绝了。但小陈恒知道,历史上董卓用“夷三族、西凉铁骑至陈留不过旦夕之间”为威胁,最后还是得逞了,成功拉了个大儒装点西凉武夫的门面。

所以小陈恒觉得自己有必要去圉县蔡家一趟。虽然没有能力改变董卓的逼迫,但总得尝试让蔡邕别把家眷带去雒阳。

但凡了解蔡邕结局的人都知道,蔡文姬就是因为董卓、蔡邕相继死后,贾诩劝说西凉兵马围攻长安而流落江湖,被匈奴左贤王掳走,成了万千汉家儿郎扼腕叹息的悲剧。

希望还来得及吧,也希望蔡邕愿意听我劝说,唉。

小陈恒心里默念着,心里一点把握都没有。自从典韦走了以后,他就对改变历史人物的轨迹产生了疑虑。

陈太公听完了小陈恒想去拜访蔡家的请示后,先是用很有深意的眼神看了儿子好一会儿,才点了点头说声早去早回,不要失了礼数。

“阿父怎么看着我的眼神怪怪的?去拜访下蔡家也没什么不正常的吧,难道我刚刚找的理由不够充分吗?”这个有深意的眼神,让小陈恒在出发的路上了,还在思索。

小陈恒找的理由是自己受过蔡邕的恩惠,如今他被罢官回来了,理应前往拜访一下,感恩一番什么的。

嗯,恩惠是蔡邕在雒阳的时候,没少弹起《幽兰操》,让填了新词的小陈恒在士林里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但他绝对不会猜到他老父的想法,是从他的终身大事出发。陈太公以为他猴急的去蔡家,是因为知道蔡文姬守了寡,又可以再嫁了。

明媚的阳光落在坐着四轮小车上,却驱除不了陈太公眼里的忧虑。

蔡文姬他见过。长得很漂亮,听说性子和其父的刚正不阿有几分相似,为人博学多才而又精通音律。

恒儿也到了懂得男女之事的年龄了,仰慕她,倾心于她,也在情理之中。

本来嘛,蔡文姬虽然大了两岁,但无论从才学、家世、性子各个方面,都是小陈恒可遇不可求的良配(汉代鼓励女子再嫁,并不介意娶寡妇为妻)。

但她刚嫁到卫家,卫仲道就死了啊!信鬼神的陈太公叹了口气。

他卫家死了个二小子,还有大小子呢!我陈家可就这么一根独苗了...不行,这事关乎我陈家传承,不能由他的性子来。

唉,恒儿,你莫怪阿父。

陈太公又叹了口气,转头对伺候一旁的陈伯说,“陈哥儿,你这些天让人物色下己吾人家的女儿,看有没有和恒儿相配的。”

“嗯?”陈伯有点诧异,“家主,己吾的人家和我们陈家有点不般配吧...”

陈家是郡望,而己吾里的大户人家几乎都是豪强,并不是门当户对,联姻是跌了身份。

“差不多就行,陈家人丁单薄,也免得以后恒儿被外舅家给欺负了。”汉人称呼岳父岳母为外舅外姑。

陈伯心里想了想,好像也是这个理,刚想应一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