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三八六章、不见郑伯克段邪(2/2)



对吧!

只不过,这两件事,都是需要时间去发酵。

所以呢,这只狡狐如今能做的,只有乖乖的守孝等着了。未来三年,只能在己吾这里冷眼看世间纷纷扰扰了。

的确,世间有大把的热闹可以看,充分演绎了你方唱罢我登场。

话说在邺城,曹丕的羽翼被曹老大连消带打的,一下子变成了日薄西山的风雨飘摇。许多中立的官僚和骑墙派,都自绝的离五官中郎将府邸远了些。

除非是有,无法绕开“丞相之副”的公务。

而曹植这一边,士气大涨。杨修、丁仪与丁廙等铁杆拥趸者,更是每天都奔走往来于重臣的府邸中,冀望能争取更多人为曹植摇旗呐喊。

杨修者,字祖德,出身世代簪缨之家,弘农杨氏。也是大汉朝唯一和汝南袁氏一样,四世三公的家族。

而丁仪与丁廙,是两兄弟,乃已故的丁冲之子。

丁冲是曹老大的乡里,也一直与曹老大亲善,经常随行左右。在建安年初就担任过司隶校尉,资历和钟繇差不多。

有这三个人的尽力奔走,许多人都觉得跟着曹植,貌似挺有前途的。

而且,更让曹丕绝望的事情又来了。

魏王曹孟德,决定又要率军出征了。而在魏国的朝议中,邺城留守的职权,在魏王的示意下,几乎一面倒的认为交给曹植最为适合。

据说曹丕对此,都有了些意志消沉的迹象。

他的阿父一年年老去,身体一年年不堪重负,而对曹植的恩宠一天天见重,瞎子都知道未来是什么了。

陈群、司马懿等人,虽然对曹丕依然拥趸着,然而也想不出个什么办法,让局势扭转过来。只能在曹丕冀望的目光中,相顾而无言。

让曹丕的脸色变得落寞无比。

最终,他偷偷让人给老狐狸贾诩带去了一句话:“事急,在下技穷矣,还望文和救之。”

臭不要脸的,连“在下”的谦称都飚出来了。

所以呢,贾诩不得不冒着被曹老大发觉的危险,回了一句,“丕公子,还请稍安勿躁,静观事变。岂不见当日郑伯克段于鄢邪?”

好嘛,曹丕得到下人转述的时候,当即就一脸的铁青。

这样没有半点诚意、没有半点见地的敷衍之词,让他觉得贾诩这只老狐狸,是看他如今处境艰难,已经有了转投曹植的心思。

不过呢,等他生完气后,便捏起了胡须。

郑伯克段于鄢。

这个建议,好像世之狡狐在许多年前,也给他建议过

曹魏臣子

曹魏臣子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