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1/www1/1/54/www.zz55.org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1/www1/1/54/www.zz55.org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成语大师_ 迷踪谍影- 三五中文网
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成语大师(2/3)
。” “你说什么?”索菲亚没有听懂:“你的鬼魂?” “是的,索菲亚,这是一句中国的成语,啊,你真该好好的学学中国的成语了,它们是如此的深奥美妙。” 克雷特透着毫不掩饰的自豪地说道:“我的成语,现在运用的已经非常娴熟了。我刚才说的意思,就是非常想念他。” 索菲亚还是没有明白,想念一个人,为什么会在梦里见到鬼魂呢? 大约……可能……这个成语叫魂牵梦萦吧…… 克雷特在重庆,有着自己专门的实验室。 在强大财力的支持下,克雷特完成了很多新式的发明。 他最想让一个人看到自己的发明: 孟绍原! 查理斯·孟! 现在太棒了,这个心愿终于能够达成了。 当然,还有很多他培养出来的学生助手,其中也有一个外国女人,叫米拉的,小克雷特两岁,是克雷特最得意的学生。 而且,米拉应该是爱上了才华横溢,文武双全的克雷特。 只是我们很擅长用成语的克雷特,在感情方面却不是那么灵光,他一直都没有感受到米拉的这份爱意。 而正当索菲亚和克雷特在商量如何离开重庆的时候,门被猛的推开,米拉冲了进来:“啊哈,你们想离偷一只鸡和狗的离开重庆吗?” “不,我们不偷鸡和狗。”克雷特非常严肃地说道:“我们要顶着很大的光明离开重庆。米拉,你的成语很有进步。” “那是你教的好,克雷特老师。”米拉同样严肃地说道:“你总是和我说上海,白天死了晚上还想,我也很想知道上海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所以,这次你去上海,也得带上我一起去,克雷特老师,这是屋子里的庸俗的人是不会穿衣服的!” 索菲亚要疯了,他们到底在那说什么啊? 克雷特的中文老师大约要气到吐血了。 成语解释:偷一只鸡和狗,等于偷鸡摸狗。 顶着很大的光明,等于正大光明。 白天死了晚上还想,等于日思夜想。 当然,屋子里的庸俗的人是不会穿衣服的这句翻译起来就比较困难了。 最有可能的翻译,大概是“毋庸置疑”吧? 克雷特学习中文是很有特色的,他只向自己的老师请教中文的字和口语。 至于成语?克雷特一直认为自己掌握的很好。 然后,他还耐心的把这些成语教给了自己的学生米拉。 而,这对师生,应该是让很多中国人自愧不如的成语大师了! 在米拉的一再坚持下,克雷特答应了她的请求。 索菲亚也同意了。 只是她有一些恐惧,这一路上要遭到克雷特和米拉多少的成语轰炸啊。 中国的成语为什么那么的奇怪呢? …… 克雷特准备了很多他的新式发明。 其中,有一样东西比较特别。 这叫“角膜接触镜”。 “这是眼镜。” “眼镜?” 索菲亚只觉得不可思议。 眼镜有这么小? 面前的所谓的“角膜接触镜”,是一种全塑料小镜片,直径仅覆盖角膜。 而且在克雷特的介绍里,这种“角膜接触镜”可以让人舒适的佩戴一整天。 嗯,如果孟绍原在这里,完全可以说出它的另外一个名字: 隐形眼镜! 这没什么稀奇的,人类研究隐形眼镜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 最早提出隐形眼镜设想的,是那位不可思议的天才: 达芬奇! 1508年,达芬奇发现将玻璃罐盛满水放在眼前看外面的景物,可以改变眼睛的视觉功能。 他还将此设想画出草图,并阐述了相关理论。 这是人们可以追溯到的最久远的关于隐形眼镜的历史渊源,达芬奇也因此被后世誉为“隐形眼镜之父”。 1632年,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也提出类似建议。可是此后几百年,人类在隐形眼镜上仍无所作为。 一直到1801年,托马斯·杨进一步推进这个设想,制作了一个和微型透镜相连的注水玻璃管,并将它装在自己的眼睛上。 1845年,英国人赫尔奇又发现在玻璃和眼睛中间注入透明的动物胶质置于角膜表面,可以短暂矫正患者的视力。 19世纪后期,终于出现了可以佩戴的隐形眼镜。 德国医生菲克制作了第一副可以矫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隐形眼镜。 他首先在动物身上进行实验,结果证明他的隐形眼镜是有效的,但由于镜片覆盖了整个眼球并且太重,佩戴者只能忍受几个小时,从而无法推广。 米拉是个近视眼,她不喜欢佩戴眼镜,觉得那有碍美观。 所以,克雷特在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