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95章 异动(十二)有军入畿(2/3)

江第二军刚刚受命建立不久,人员编组都尚未完成,目前已经确定的也就三千人左右,此番干脆全部带来了。

这其中两千五百以上都是生女真,包括后世曾经大名鼎鼎的“索伦精兵”,而汉兵人数还只有四百多人。因此,哪怕是回京接受朝廷授予军旗,那也得另派一军看着才行,断无放任他们自由行进的道理——当然,进入山海关之前倒是没那么严苛,所以一直到了宁前,离山海关只有一步之遥,才有钱梦皋率军跟随。

说到这,两员将领的身份也就明确了,正是龙江第二军的正副总制:洪果尔、博穆博果尔。至于刚才被称作“李四郎”的,自然就是李成梁的四子李如樟。

钱梦皋这话说完,不等洪果尔和博穆博果尔回答,李如樟已经接口道:“此乃题中应有之义,观察就算不说,末将也会为二位总制解释明白的。”

李如樟是龙江第二军的参谋长,不过在洪果尔二人看来,大概就是监军的意思。此刻既然李如樟也这么一说,他二人自然再无多话可言,只能唯唯诺诺表示接受。

不过,此事似乎没有那么简单。他们这一行六千大军抵达山海关外叫门,关中确认了来人身份,山海关守将,也就是永宁参将(注:历史上的山海关总兵设立于万历四十六年,此时还没有这个职务)亲自出关检验关防。

意外的是,当这位永宁参将刚准备当众检验关防之时,钱梦皋却笑呵呵地道:“关防在后队辎车上,请参戎挪步,与本官一同前往。”

这参将看了一眼,辎车倒也不远,横竖不过百步,去一去也无妨。再说,钱梦皋乃是文官,而他虽然不归其管辖,却也不敢得罪。

此时李如樟也笑呵呵地说要陪着一起去,还很亲热地与这位参将勾肩搭背,搞得参将受宠若惊——对方可是李家四公子呢!

洪果尔与博穆博果尔只觉得自己二人果然还是“外人”,根本都插不上嘴,干脆老老实实等在路边。意外的是,没过多久辎车那边似乎发生了一点争执,二人有些诧异地转头查看,却只看到李如樟正好伸手搭在那参将的肩膀上,凑近了脑袋好像在和对方说什么交心话。

两人看得莫名其妙,饶有兴致地看了半晌,才看到李如樟松开了热情的手,满脸笑容地盯着那位参将,而一旁的钱梦皋似乎也在说话。

参将低着头,仿佛是盘算了一番,这才扬了扬手里的关防文书,宛如指天誓地一般说了几句,而钱梦皋与李如樟连连颔首。此时他们好像终于说完了,参将把关防递回给钱梦皋,钱梦皋则放回辎车之中收好,然后三人转身走了回来。

洪果尔直觉有些不太对劲,见三人回转,下意识问道:“适才三位似乎有所争执?”

那参将脸色阴晴不定,迟疑了一下,没有立刻答话,而钱梦皋则笑吟吟地道:“怎会有什么争执,不过是关防上用词艰深,罗参戎一时有些误解,因此学生解释了一番,李四郎也来作保……

呵呵,罗参戎忠于王事,此乃朝廷之福,待学生抵京之后,少不得也要为他在阁老面前美言一二的。罗参戎,是这样吧?”

罗参将强笑了一下,却朝洪果尔问道:“洪总制,你部此行是要先去蓟镇,是么?”

洪果尔当然不姓洪,不过汉人不喜欢称呼他那有点长的姓氏,这一点他已经习惯了,因此也不计较,只是点头道:“哦,我看元辅发来的命令上确实这样写的。元辅说让我部先到蓟镇领取戎装……否则这幅模样怎好入京?”他说着,指了指身后那支穿得乱七八糟的“龙江第二军”。

在一一看无一错版本!

罗参将面色稍霁,点头道:“既是元辅有令,那就不妨事了。”然后朝四人拱了拱手,道:“末将这就回去开关放行,还请稍待片刻。”

钱梦皋依旧那副笑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