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422章 公非辅,乃摄也(十一)闹春闱(4/4)

堂的毕业生用勾股术测量堤坝,方保宿迁无虞。可见如今朝廷之中,文章锦绣者多,处事得法者少,然治国非止锦绣文章,更要处事得法,因此科举改制不得不行。先帝北返途中,还曾与臣论及此事,只可惜后来圣体违和……”

王太后沉默片刻,为难道:“高先生可知,昨日有许多上疏,说此举会动摇国本……”

“臣知。”高务实从袖中抽出本期《京华周报》,翻到社论那一页递给王太后,“今日《周报》已刊发《科举改制论》,详述利弊。”他翻开其中一页,“南榜士子中,已有数百人联名支持改制,称‘八股虽美,难救水旱’。至于北榜、中榜士子,更是从一开始便大多支持改革。”

这显然是高务实自说自话,三榜士子来京赶考的人数过万,一天时间根本都调查不完,但现在连禁卫军都下场了,闹事的江南士子抓了百余名,剩下的举子们自然也就“支持”了。

王太后接过报纸,认认真真看了一会儿,这才微微颔首,松了口气道:“既如此,便依元辅所奏。”她抱起小皇帝,将玉玺重重按在黄绫上,“三名首恶削籍也就罢了,只是……只是这其他百来人,还望元辅网开一面。”

高务实拱手道:“太后这番慈恩,臣必会让这些举子们知晓。”

等圣旨传至苏州会馆时,举子们正围看《京华周报》。当听到圣旨只严惩首恶三人,其余人等因太后求情,因此只“罚守孔庙三日,每日抄《圣谕广训》十遍”时,有个姓杨的举子突然痛哭流涕:“我等只道元辅专横,却忘了他为我圣朝披肝沥胆,立下无数功勋……如今又有太后深恩厚泽,愿给我等改过自新之机,何不令人愧煞!”

周围人有的颇有同感,也有的心中鄙夷,但不管心里怎么想,都只能拜谢天恩,一脸感激涕零模样。

三日后,礼部张榜公布春闱日程。

乾清宫内,小皇帝趴在窗棂上看雪,忽然想起前几日自己在一旁听得的事,问道:“母后,亚父把那些举子放了吗?他们为什么要闹事呀?”

“放了,”王太后叹了口气,轻声道:“皇儿,待你亲政时,便会明白亚父的良苦用心。”小皇帝似懂非懂地点头,将冻红的手指按在玻璃窗上点了几点,印出一个小小的梅花。

——

感谢书友“初次登录”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圆月弯刀杀人”、“我是廖振新”、“云覆月雨”、“87”的月票支持,谢谢!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