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九十八章:决战日(下)(2/3)



杜若将信交给辽王,颤抖道:“恩师从内阁中托人交到我手上的公文副本,就在刚刚,圣上下令成立国家审计署,彻查户部账目。”

“国家审计署?”

辽王对经济一窍不通,又如何听得懂这个生僻的名词?

杜若苦涩地道:“就是一群账房,来查户部的账!”

辽王眉头一皱道:“一群账房能成什么事?”

杜若跺脚道:“王爷,您气糊涂了,难道忘了这些账房是谁的人了?”

辽王闻言先是一愣,接着脸色一变道:“大学,现在的账房十个里有八个是从徐锐的大学里毕业的!”

杜若点头道:“正是,徐锐把这些人叫做会计,还有什么审计师,他们都是徐锐的人,徐锐这是来查户部拆借给叶十的那一亿多两银子呢!”

“啊!”

辽王脸色一白,一屁股做到椅子上,脑袋里一阵恍惚。

“王爷,您也不用太过担心,老臣在户部经营了一辈子,想要查出把柄来恐怕没那么容易,何况徐锐自己把银票贬得这么厉害,以前一亿两银票的确是笔大钱,不过现在嘛,从老夫家里搬一套红木家具说不定还能有剩余,要堵上窟窿也容易得很。”

见辽王恐惧,杜若冷笑着劝慰到。

辽王闻言顿时恢复过来,咬着牙道:“咱们都被徐锐耍了,还好当初听了杜卿的,没有继续从户部拿钱,现在看来从一开始徐锐就打算牵着咱们的鼻子走,真正的杀招就在这!”

杜若点了点头:“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咱们决不能一直这么被动,所幸徐锐这次出了昏招,弄得民怨沸腾,老臣正好发动仕林好友揭发他不顾国计民生,大肆刊印银票敛财之事!”

辽王点了点头道:“正该如此,徐锐如此不顾后果,却不知读书人掌握着话语权,一旦把这件丑事揭发出来,他的英雄形象立刻便会彻底崩塌,到时候父皇迫于压力也得压他一头,平息此事!”

正说着,外面忽然传来一阵嘈杂之声,好似有无数人聚在一起吵嚷。

“怎么回事?”

辽王眉头一皱,大声问到。

此时,老管家急急忙忙地冲了进来,一脸惊惧地道:“王爷,不好了,不好了,外面有大批暴民冲击王府,说是要清君侧,除奸臣!”

“放肆!敢跑到王府来清君侧,这是反了天了!”

辽王闻言,刚刚压下的怒火顿时又冒了出来,吓得老管家连连后退。

“慢着,什么清君侧,究竟出了什么事?”

杜若叫住老管家,皱眉问到。

老管家欲哭无泪地掏出一张《长兴日报》颤颤巍巍地递给杜若道:“老奴不敢说,还是请尚书大人自己看吧。”

辽王见状一步冲了上去,当先抢过《长兴日报》打开一看,顿时气得七窍生烟,狠狠一巴掌拍在桌上,咬牙切齿道:“无耻!徐锐,你这个无耻小人!”

杜若拿起《长兴日报》一看,只见头版用巨幅标题写着《某王爷不顾国计民生,疯狂囤积居奇——论长兴物价飞涨背后的故事》

这是《长兴日报》推出的特别版,用了接近十页纸,把大肆购粮,哄抬物价的所有责任全部推给了辽王。

而将此事真正的罪魁祸首徐锐以及他领导的商务部描绘成默默努力,时刻准备出手救市的“伟光正”。

文章里说得有鼻子有眼,甚至用了很多似是而非的证据,辽王自己的屁股本就不干净,让那些亦真亦假的证据格外可信,就算是朝中大臣也未必能够分辨,显然是高手精心准备的。

而且文章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光是那句“此事的幕后老板在家中排行第七”,便能让人一眼认定罪魁祸首便是辽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